为什么要离婚
结婚证被我放失向了,现在又要急用,傻男人趁放假赶回来补办,已经是赶了个早起床,去到政务大厅,其他窗口基本没什么人,唯独婚姻登记处,排了一条长队。
傻男人排着队,我跑到窗口前去问是不是补办也在那个窗口,工作人员说是,让我排队审证,一对四五十岁左右的正在办理,他们办结婚证的原因是房子要过户,可是因为资料不齐全,工作人员让他们回去准备好了再来,他俩就吵嚷起来,女的说男的,出个门儿身份证也不带,还有其他过户资料之类,男的还嘴说女的也不提醒他,他哪里知道这些,工作人员让他们出去吵,他们就嘀嘀咕咕的走了,我站在我傻男人旁边和他一起排队,我跟他说,今天黄历上也不是什么大吉大利的日子,怎么来拿证儿的这么多,他还没接我话茬儿,就听到后面那对儿的女的对她老公说“我问的很清楚了,没涉及什么财产问题,办起来很快"她说话语气很快而且不容置疑,她老公没作声。我最开始想这是搞了婚前财产公正来的?再一琢磨,不对啊,这女的说话冷漠,男的一副丧气样,这是来离婚的?嗯?离婚的和结婚的都在同一个窗口办?前面的工作人员又提高了嗓门“俩人回去想清楚了再来,下一个"。“没什么好想的,想的很清楚了,这婚今天一定要离"一个胖胖的女孩子说得很坚定。“你看看你老公,他没说同意,我们不能办理,回去协商好了再来”男的蹲在墙边不说话,女的去质问他。此时我确定了,这条队伍里大部分都是来办离婚的,而且大多是女方要离婚,办结婚证的都是男方在排队,女方站在男方身边一起,办离婚的都是女方在排队,而他们的老公,各自散乱的站在随便哪一处等着。我前面大概有七八个人,工作人员调停的很快,凡事离婚的都大声带斥责语气的给他们劝回去,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劝和策略,有好几对还真给劝回去了,我心里也是佩服这些工作人员,可能之前好言好语劝说没用,才不得不反其道而行之。
证审完了,工作人员让我们去隔壁拍登记照,两张桌子,一张拍照的,一张做登记的,前面有一对劝和无用的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孩子归男方抚养,不要女方支付抚养费对吗?”工作人员头也没抬的问,男方说是的,也没有什么财产纠纷,然后交了钱他们就出去等了。等我拍完登记照出来看见前面那俩刚办完手续的各自站在走廊的一边谁也没说话。
拿了登记照回到审证厅,办证的工作人员让签名按手印,给我们贴照片盖钢印,办得很快。审证厅有好几张大桌子都坐满了人,坐的都是要离婚调停无效批准离婚的夫妻双方在签离婚协议。其中有一对还在商讨什么,我离那个女的很近,她很平静的边写边说“以后我也不用管你了,你就和你妈去过吧”。出来的时候又听到调停的工作人员扯着嗓子喊“回去回去,挺个大肚子,还有一个月就生了,离什么婚,要离生了再来离,这么不懂事。”我傻男人跟我说“想不明白为什么年纪轻轻的结了婚又要离,还这么多人。”我说:“能过得下去,谁会情愿离呢!何况有的还是有孩子的情况”
昨日看到消息说往后离婚比结婚都难,2020年民法典草案规定,但凡要离婚的,需要夫妻双方持离婚协议去民政部门登记,登记后有三十天的“冷静期”,冷静期过后还有第二个三十天的“抉择期”,离婚周期变成了六十天,而且这六十天时间内只要有一方后悔,便不批准离婚。
这样的新规定是要保护谁的权益呢?
我是一向不怎么看重婚姻的,和我傻男人在一起很多年我都没想过结婚,最终拗不过我爹妈一直念经才结了,即使结婚了,我也不认为那是什么大事,只要没有孩子,两个人的事情都好解决,合得来就一起生活,合不来也实在不必强求。基于此,我并不理解那些劝和不劝离的三姑六婆,也不理解宁拆十座庙不悔一桩婚的老话有什么道理,我分明从那些排队的女生眼里看到的都是一副在婚姻里摸爬滚打后坚决要结束的神情,也许我只是站在女方的角度在看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我也相信她们是在经历无数次的失望后才下的决心。
婚姻法里结了婚也能离婚,所以在婚姻里有吃后悔药的机会,即有试错的机会,那些三姑六婆总觉得离了婚是件丢人的事,难道为了所谓的“不丢人”一辈子水深火热才好?难道不应该说过不好别互相委屈,赶紧彼此放手好各自找下家儿?如今离婚比结婚程序难,这项新规定的出台的意义,大概就是更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了。
也许是我结婚早,并不能体会我有些朋友没有对象又特别渴望结婚的心情,即使想要结婚的理由有希望有个伴儿的,或者来自父母的压力,来自亲戚的眼光,或者别的,反正他们就是觉得应该要结婚,再一看结了婚的那一拨儿,又通篇的抱怨。 我只觉得,人呐,其实没有那么多好事发生。
毛姆讲:“绝大多数人就像有轨电车,永远都在同一轨道上运行,倒回去再开出来,开出来再倒回去,直到报废后当作废品出售,这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敢于主导自己人生轨迹的人。”
离开的时候,队伍已经排到楼梯上了,而队伍里仍旧是面无表情的女比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