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有刻度|《非暴力沟通 》复盘
2020年5月3日 晚7:30-9:00 光谷文艺读书会 腾讯线上会议
忙碌了一天,只有夜晚真正属于自己。
这时你的思维或许还停留在白天某一时刻和同事的口角上,或许你还在回想和孩子的争执,又或者与伴侣的冲突让你极不愉快。不快的经历啃噬着内心。你不禁会问,人与人的相处为什么这么难?
每个人都有冲突的体验,花朵长在溃烂的伤口上。对抗的事物没有经过缓和,直接汇合。多数人的内心没有边界,无论是非、对错、花朵、伤口,同时出现在他们的交流中,形成隔断交流的高墙。
《非暴力沟通》应运而生,备受推崇。这里马歇尔. 卢森堡博士用纤维连接起细部,文明的细部,交流的细部。他敏锐的目光无微不至,几乎抵达了产生沟通问题的每一条纹路。每一位读者读过之后都会掩卷长思。这是因为我们需要走进那些神奇的房间,并且坚持行走在其中。
沟通是连接心灵的桥梁,文明是沟通的外衣,文明是可以丈量的。
《非暴力沟通》就是那把丈量文明的尺。
2020年5月3日,一个略微燥热的夜晚,《非暴力沟通》读书交流会汇聚了各方朋友。
疫情影响,会议依旧是线上举办。Richard的暖场活动和Iris的开场主持,灵活生动地把观众带入会议氛围中,顺利进入分享环节。
以下是来自三位分享人的分享:
Chaos---读书目的在自修 换位思考易交流
非暴力沟通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是任何时候都适用。它不能让你变得健谈,幽默风趣,也不能让你更好的操纵他人行为。虽然非暴力沟通可以让你和沟通对象更加理解彼此,但不要因此期待对方会改变。非暴力沟通的对象一定是有意愿,有能力和你沟通的人,否则,武功再高,无人欣赏。
大脑为了节能,让我们学会了用抽象语言表达感情,这也造成人与人的误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不同人对同一个词的理解有差异。为了避免这种问题,我们可以运用头马中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来帮助我们使用非暴力沟通,那就是讲故事。
陶然---“三招”教你搞定请求
这是一个常见的场景,孩子考试拿了B,母亲不满地训斥为什么你总是拿B?孩子立马横眉怒对母亲,我哪里总是拿B了,我只有这一次是B。这是一次充满冲突的对话。事情一开始就预示着冲突的产生,母亲没有采用正向沟通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埋下了导致冲突的导火索。
丈夫整天加班,妻子渴望丈夫多抽出时间陪自己和孩子,含蓄地对丈夫说,你要多注意呀,生活不仅仅只是工作。几天后,丈夫兴奋地告诉妻子,他请了十五天的年假和朋友约好了去西藏自驾游。妻子心凉了。妻子在提出请求时,没有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渴望,误解在所难免。
一场疫情猝不及防,年迈的父母是最易受到冲击的高危人群。然而老年人的腿脚不保持活动也不行。当你提醒父母要多注意避开人群,他们也许会说,我们年纪大了,也差不多了,意思是病了就病了,死了就死了。作为子女的我们,适当地提醒老人既要主要自己的安全,也要顾对全家人的影响,理说到了,老人也不是真心不爱惜自己。他们渴望得到来自子女的反馈。
马歇尔. 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详细诠释了实现请求三大要素,正向交流、具体表达和积极反馈。类似上述的三个场景不断地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复制,然而多数人更容易被事情本身的不可理喻所吸引,从而忽视了实现成功请求的三大基础材料。
Emily---项目经理的职场沟通术
如何倾听大家的感受?
作为项目经理,团队领导,不懂沟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虽然盈利创造价值是团队的终极目的,但是毫无技巧的下达死命令,总是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感受,使他人拒绝配合工作。正如非暴力沟通中所说,适当倾听他人需求和感受,会软化心灵,使沟通更加顺畅。
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成功运作会议?
柏拉图说面子是一位有权有势的女神,一旦被剥夺,人第一反应都不会接受。会议中被人当众指责,脸面被人撕破,女神被人抢走,当事人不可避免地会心生抵触。这种情绪带来的后果就是恶语反击,倒戈相向。然而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职场中冲突在所难免,冲突产生时,每一位当事人都应该反思自己的不足,软化心灵,化解情绪,这样才是最有效的职场沟通术。
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知道对方究竟想要什么?
小时候学习契科夫的套中人,心中暗想,这个世界中竟然还有这种分裂人格。不想,长大后踏入职场的我们,无形中都成了套中人。一张笑脸,一句看似贴心的话语背后,隐藏着无法踹度的心海。曾经和一位部门负责人协商一起完成一个项目,要求对方到期提供项目图纸,对方满口答应。然后到了交付日期,他却告知没有完成,理由是项目并不着急,现在准备是浪费资金。常常在职场交流中,同事可能为了维持关系而勉强答应我们的请求。我们因为考虑不周,没有考虑到对方的顾虑,盲目的推进项目。最后交付关头,项目失败,所有当事人不欢而散。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我们常常并不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或者我们懒于这么做。卢森堡博士用生动的事实向我们阐述了当我们提出请求前,充分考虑前期基础和可能会给对方带来的问题究竟多么有必要。
写在最后---
内心意味着什么?也许卢森堡博士最明白。内心如冰山一样,其他人能看到的和所能计算的,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因为不当沟通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不断。这次分享中,不少听众都参与其中,分享生活中遭遇的各种暴力沟通的例子。人人都深陷暴力沟通的泥潭,一头雾水。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用明确的观点,直观的例子,确定沟通的尺度。原来沟通也可以很文明,沟通也可以有尺度。只要学会用尺丈量,走出迷雾也不是没有可能。
分享者Emily说,对她而言,这本书已成为放在枕边,随手拿来可阅的书。当沟通出现了问题,她可以从书中寻找答案。对每个人来说,非暴力沟通都很重要。也许我们从书中获得的答案不能马上实现,毕竟人生百态,形形色色,重点在于那一点点被吸收的养分。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却能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对非暴力沟通如此,对其它的图书亦是如此。
春暖花开,读书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