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本里看见我最喜欢的猪猪
猪年是我和雪的本命年。
盘点一下绘本中我最喜欢的猪吧。太多了,只写TOP10。
第10:小猪麦洛普一家

猪爸爸麦洛普先生是个模范生爸爸。
——哎呀,父亲节要不要专门写一篇这样的好爸爸啊?!
他是那种能天天都带着儿子们玩、像永动机一样的爸爸。他自己爱鼓捣,小玩意儿能鼓捣出来,大玩意儿也能搞,比如飞机!石油钻机!他带着娃一起鼓捣,经常带着四个猪儿子一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面对复杂的环境和各种突如其来的危险,他们毫不退缩,一次一次用智慧和勇气去应对,不管好运气会不会降临。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游乐场。好奇、好学、勇敢、无畏、乐观、团结,麦洛普一家身上有着那些最最珍贵的品质。
尽管每一次探险都状况百出,但麦洛普一家总能齐心协力克服困难,让旅程充满欢笑。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伴随着好运,不是每一次冒险都能收获惊喜,但全家一起探索、发现、经历、成长,就是最幸福的事。
获得乐趣比拥有财富更重要。
没有什么比安然无恙地和家人一起享受美味蛋糕更愉快的了!
《小猪麦洛普一家探险记》系列的第一本《空中营救》出版于1957年。 毕竟是六十多年前写的故事,猪妈妈麦洛普太太还是个传统的贤妻良母的形象,所以有比较典型的性别刻板印象:她的位置就在家中厨房里,她支持家里去冒险的那些男人们的方式,就是在他们平安归来时上前拥抱并亲吻,然后端上烤好的美味蛋糕。
第9:小胖猪普莱墩儿
小胖猪普莱墩儿,是英国作家柯林·麦克诺顿笔下的《小笨猪与大坏狼 》系列绘本里的猪主角。

小胖猪普莱墩儿笨笨的,冒冒失失、迷迷糊糊,天天兴高采烈,心不在焉,各种丢三落四,笨手笨脚。
大坏狼先生总想捉住普莱墩儿好好地饱餐一顿。可是不管它怎样费尽心机,普莱墩儿总是会在最关键的环节逃脱,运气好到简直是锦鲤本鲤的那种程度。
倒霉的大坏狼遍体鳞伤,被担架抬去医院了,普莱墩儿回到了亲爱的妈妈身边。
——代入这个小猪的阅读体验可带劲儿了!别提多爽了~

第8:小猪比格
小猪比格也是一个系列,有两本:《难忘的一天》、《快乐的一天》。作者彼特·布劳尔斯1964年出生于荷兰。
《快乐的一天》的故事是这样的:
猪爸猪妈带小猪们去做它们出生以来的第一次泥浆浴。
到了泥潭边,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们都跳下去了,比格不想。他觉得泥浆太脏了!如果做小猪就得在泥浆里翻滚,那比格不想做小猪。

比格一溜烟地跑走了。
他走上了求索之路。

比格想做奶牛,却没奶可挤;
想做骏马,却不能奔驰;
想做绵羊,却没有羊毛可以剪;
想做山羊,却应付不了打架;

想做鸡,却无法栖在横杆上......

寻找自我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小猪比格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否定否定否定......最后到肯定的寻找自我的旅程。
在绘本里,小猪比格千寻寻觅觅,上下求索,最后发现:
还是做一只猪,在泥浆里打滚,才真的快乐!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时,我很讶异:作者到底是什么立场啊?这究竟是赞还是贬啊?给小孩子写的故事,不会是在反讽吧?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深深地知道:
假如比格只是因为挤不出奶、没有毛好剪、跑得不快、打架不在行......而不得不跳进泥浆当猪,那他终究会是一只心不甘、情不愿的猪。
假以时日,但凡有机会,一定会出轨、出走、出逃,去“追寻心中的梦的”。
很期待比格的故事有更多后续。
第7:小猪闹闹
《小猪闹闹》是荷兰作家、著名绘本大师汉斯·比尔笔下的人物。
这本绘本才看了一页我就喜欢上了它:你看闹闹妈妈这个育儿立场,简直就是我嘛!

闹闹果然出门经历去也。有时狼狈,有时侥幸,有时幸运,在冒险中成长,积累着生命的经验,发展着更棒的自己。

《小猪闹闹》的版式也独具一格。
第6:乔安娜、玛格达和丽萨
玛格达和丽萨是一对胖胖的好朋友,是《一对小胖妞》里的小猪形象;乔安娜是在《火车上的乔安娜》里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小猪形象。她们都是卡琳.谢尔勒笔下迷人的小猪。



书中两个小女生的友谊,是我儿时从未有过的经历:两个小胖妞好得像穿着一条裤子,分享一根棒棒糖,轮流荡秋千,手拉手一起穿过工地回家,携手对抗欺负人的淘气小男生。一个勇敢又坚强,另一个有着力气和速度,这样的两个好朋友在一起,情比金坚。一起成长的日子,每一天都珍贵。

乔安娜是一只有思想有主见的小猪。当你看见她踏上一列长长的、有很多车厢的火车时,并不知道将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在前方等着她和我们。
随着乔安娜和画家的对话,故事在现实与虚构之间轻松跳跃。
“怎么样啊,我的画家?你创造的角色比你还要聪明!”
本书的作者卡琳•谢尔勒,据出版商介绍,她是:
“瑞士著名插画家和儿童文学作家。1969年出生于瑞士巴塞尔,母语是德语,曾在巴塞尔造型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与工艺教育。目前在一所语言矫正学校授课,并从事绘本故事撰写及插图绘画工作。 代表作有《不是那样,是这样的!》、《火车上的乔安娜》、《你有害怕吗》、《你在这里呀!》、《什么是圣诞节?》、《一对小胖妞》、《贝拉婶婶和小狗卡尔》、《只要我们一起玩》、《图书馆里的奇妙事件》等。 谢尔勒喜欢以动物为主角,她笔下的动物总是勾勒得神态活泼、纤毫毕现,跃然于纸上仿佛触手可及。 2012年,43岁的卡琳•谢尔勒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的提名。”
我很喜欢她的绘画风格,和讲故事的手法,于是搜索了上边提到的所有她的绘本作品。看来看去,总觉得这个画风哪里见过,想了半天,才发现,是《苹果树上的死神》、《假如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和《大马熊和小睡鼠》——而这几本绘本的绘者名被翻译成了“卡尔廷·舍雷尔”,国籍分别被注明为瑞士、德国、美国。
这十二本我家都有。
拿来放在一起比对了半天,确认:
1、“卡琳•谢尔勒”和“卡尔廷·舍雷尔”其实是同一个人,大陆不同的出版社在引进她的书时,人名做了不同的翻译。
2、国籍的事,大概她是移民了不止一次。
获安徒生奖提名的童书作者,不是无名小辈了啊!为什么名字怎么翻译都没有个统一的说法呢?
不同的出版社引进了同一名家的不同名作,市场推广是可以相互借力的啊。
从出版社的角度来说,引进一个大V的作品,难道会不去了解“此人的作品之前有无引进国内、哪家出的、市场反应如何、我们的推广是否可以搭前书的便车”之类的信息吗?
唉,儿童图书领域的事情,真是好多都想不明白。
第5:奥莉薇Olivia
小猪奥莉薇,也是系列书。这回是个美国作家了。

奥莉薇就是那种真实的小女生,有活力,元气满满,爱臭美,爱闹腾,但是教养很好,特别自信,特别有主意,特别有行动力......
所以,她很擅长把妈妈累晕。
当然,她对自己也不会客气,每天都坚持也把自己累晕。

奥莉薇啊,她就是个猪版的小豆豆嘛。
虽然和岩崎千弘《窗边的小豆豆》插图的画风迥异,可是那个古灵精怪、勇于探索、元气满满的灵魂,是一样一样的。
奥莉薇的作者Ian Falconer是美国的著名插画家,曾为《纽约客》杂志画插画和封面,也曾替纽约市芭蕾舞团做过服装及舞台设计,还做过旧金山歌剧院和英国皇家歌剧院的舞台设计。
《奥莉薇》是他的第一本儿童图画书作品。本来他是把这本书作为“第一份”礼物送给自己的小侄女,没想到一鸣惊人,大受好评,拿了一堆奖,包括2001年凯迪克银奖。于是,奥莉薇为主角的绘本就做成了系列故事。

我查了半天她是什么品种的猪。关键词:“猪,纯白,长耳朵,瘦,美国......”我看奥莉薇的关注点可能和别人不太一样。
嗯,她们一家有可能是杜洛克。
好吧,杜洛克.奥莉薇,你好~

说个题外话:
在中国,白猪基本上都是引进品种,我们原产的猪种大多是黑毛猪。
你们知道吗,满族人祭祖用的猪头,就要求得用身上没有一根杂色毛的纯黑色猪的头。不是这样正宗的本土猪头,根本没有资格拿来献祭。
《西游记》书里边的猪八戒,是个“黑脸短毛,长喙大耳,脑后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的丑八怪。他因为调戏嫦娥犯了作风问题被贬下凡,投错猪胎后,头脸长成了猪的模样。
猪八戒投胎的,会是什么品种的猪呢?
书中说,他在福陵山云栈洞生活,跑去高老庄祸害庄主家姑娘。而高老庄在“乌斯藏国”,这是西藏在宋朝以后的称呼。唐朝称“吐蕃”,宋朝、元朝“吐蕃”和“乌斯藏”的称呼并存,清朝正式命名为“西藏”。
所以,猪八戒应该是一只西藏猪。
西藏猪长这样:

所以,考据派写实主义的猪八戒,大概应该长这样:

为什么从1986版的《西游记》起,猪八戒变成了一个白胖子呢?
听说是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了不少进口白猪,包括来自英国的大约克夏猪、来自丹麦的长白猪、来自美国的杜洛克猪、来自比利时的皮特兰猪等等。
引进种+杂交种,养猪业发展迅速,市面上白白净净的猪才普遍起来。以至于连《西游记》里的猪八戒都换了模样了。
第4、大坏猪
《三只小猪》的故事有很多种绘本,反转的故事也有不少版本,颇多妙品。
其中我觉得最妙的,是希腊国宝级作家尤金·崔维查的《三只小狼和一头大坏猪》。我对它的喜欢程度,远远超过了大卫.威斯纳所著、获凯迪克金奖的那个版本的《三只小猪》。
三只小狼盖房子,知道得防着那只大坏猪。大坏猪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叫的!小狼用砖盖的房子,被大坏狼扛来一把大锤子给砸倒了!

小狼用水泥盖了房子,大坏猪拿来一把气钻,把房子捣烂了。小狼用钢丝铁丝和钢板造了一座房子,应该固若金汤了吧?大坏猪用炸药 把房子给炸了!
就是这么坏!简直太帅了,哈哈哈哈

可怜的小狼,又用各式各样的花盖了一座房子。大坏猪来了。他决定发火喷气,把花房子吹倒。

大坏猪用力深吸了一口气,准备连吹带喷。轻柔的花香给他带来了美妙的感受,他左一口、右一口,深深地呼吸着芬芳的气息。大坏猪的心变得柔软起来。
大坏猪变了。变成了一只大好猪。
大好猪和三只小狼相亲相爱从此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真的很妙很妙很妙啊!
第3:九儿的猪仔小阳光

九儿的《回不去的故乡》里,有一只名叫“小阳光”的小猪,少小离家,独在异乡,独自漂泊。
九儿说:“其实那只小猪就是我自己。”
我也曾独自一人在异乡生活了十好几年。很多场景,也曾经历,感同身受。
第2:猪妈妈琼琼
法国绘本作家Christine Naumann-Villemin(克里斯蒂娜·诺曼·维尔塞)和Marianne Barcilon(玛丽安娜·巴尔西隆)联手创作的这个《三只小猪》反转故事,我超爱的。

猪妈妈琼琼把三只小猪轰出家门,让他们都去盖房子。大灰狼来了,要把小猪的房子吹倒。千钧一发之际,猪妈妈琼琼出现在他们身后。
——“你是我儿子的同学吗?”
——“你的爸爸妈妈很久没带你理发了吗?”
——“你的头发乱糟糟的……好好洗个澡又不是什么奢侈的事情。”
——"“你要吹气是怎么回事,是感冒了吗?”
——“你要不要吃块披萨?”“……”

做一个妈妈,拿什么来保护我们的孩子不受伤害?
对的时刻,温暖与爱。
第1:穿反内裤的小粉猪
佐野洋子这个用粉红色蜡笔画的正在学习穿内裤的小猪,是我近日的最爱。

可能已经有很多很多的大人忘记了自己的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些石破惊天的瞬间:迈出直立行走的第一步、第一次能控制自己的手指头比划出“叭勾”的手势……以及,第一次自己穿上内裤。
日本人很厉害,能捕捉到这样的画面,并且精彩的呈现出来:《第一次上街买东西》,《阿立会穿裤子了》,《呀,内裤穿反了》……

没有比这个粉红蜡笔画的小猪猪更可爱的小猪猪了!
看她信心十足、笨手笨脚、满地打滚自己穿小内裤,成功以后一脸“我怎么这么厉害!成长真TND爽啊!太NB了我叉会儿腰”的小表情,恨不得跳进书里去为她鼓掌、跳啦啦操
其实,佐野洋子在《奶奶你听,是那天的声音》里边画的一只黑猪,我也爱。

以上,就是我在绘本里最喜欢的猪猪之TOP10。
祝大家猪年大吉,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