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伊芙 S3E4
Still Got It
第四集的叙事结构很有意思,有点像《低俗小说》,非线性叙事。
不同的是,《低俗小说》中三个故事彼此嵌套;而本集是分头叙述每个人的经历,最后让他们在某一时空相聚,如果把尼科的故事看成一个大圈,其他人都套在这个大圈里面,形成各自的小圈圈。如伦敦街头Konstantin和V的会面就是其中一个小圈。
这种分头叙事、最后相聚的方式,在音乐传记电影《波希米亚狂想曲》中也使用过。只是那是音乐的制作,每个乐队成员录制自己的那一部分,最后成为一个完美的作品。
电影一般来说至少要一个半小时,所以有足够长的时间来铺垫。而剧集时间太短,每集40分钟左右,用这种剪辑方法就会显得杂乱和细碎,观众有一种莫名其妙就黑屏的感觉。
但我蛮喜欢这种叙述方式,直到最后才恍然大悟。

比如开场的酒吧场景中,前景是尼科,这里调对比度,强调了背景中戴头巾的侧脸女人。
这样的强调对比一定有它的用意,看到这里心里存了个问号。
直到结尾才知道那是Dasha在跟踪尼科。这个镜头之后,尼科被欢呼的人群架走,Dasha拿走了他的手机——让Eve欣喜若狂的那些短信,原来都是Dasha发的。

我还自己去截图,推特上已经有人弄好了字迹对比。
不只是字迹的差异,Still Got It这句话也没有一丝丝V的风格,倒像是Dasha在自我吹嘘(划掉),是她的自我肯定。
所以这个栽赃是不成功的。而且之前Eve已经联想到了1974年的粉笔灰杀人案,想出尼科不是V所杀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在那之前,当然会有郁闷和气愤,Drama嘛,我不介意多看一会儿。

Eve看着尼科死去的这一刻,V感到喉咙不舒服。这种对两个人心有灵犀的暗示,我非常喜欢。
当然也有可能是V即将见到家人,心里紧张,又要开始打嗝也说不定嗷。

花园这一场戏,V的表情变化非常细腻。
从治打嗝开始,两人嬉闹。V从开心活泼,逐渐回归成小变态和杀手。演员Jodie Comer真不是凡人。
此处外景,阳光灿烂、鲜花盛开,背景音乐Tip Toe Thru' the Tulips With Me也是俏皮的。合在一起却让人不安。是那种阳光下的恐怖片,有《仲夏夜之梦》的味道。

I don't want to be free. 上一季从囚车上救下来的狱友也有过同样的表述。

按人物分头叙述。大字体从以前的地名换成了人名。
E狼狈地偷偷住在办公室,收到蛋糕,去波兰。
V要升职?总感觉是老奸巨猾的Dasha在忽悠小姑娘。
K的女儿Irina,简直就是一个小版的V,坏坏的。可造之才。
C的女儿。。。尚不知这个角色除了哭还有什么别的存在意义。

The smell of power。。。
哈哈哈哈。。。

那些年。。。
V送给E的礼物。

那一年。。。
出现在第三季里的红色公交车。
老实讲,最后看到草叉上的字条,我先想到的是与公交车蛋糕上的字体进行对比。
后来发现。。

DUNNS Baker店里真的有卖这种造型的蛋糕诶,配站牌的。179磅好贵,200多美刀加刀了啧啧。
所以蛋糕上的字不是V写的啦。
最后是偷来的漫画,有才的网友真是太多了,膜拜+



昂昂万里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菜鸟老警》第七季第17集
- 《伸冤人》剧版 第一季
- 《安眠书店/你》第五季第五集 (1人喜欢)
- 《乔治和曼迪的头婚生活》第一季第19集
- 《安眠书店/你》第五季第四集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