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城日记㊳ | 再猛烈地追赶,也追不回匆匆流逝的时光
20200503 星期日 阴雨
为什么人类要发明历法?
如若没有年月日的记载,或许我们活的可以轻松些。不必数着日子过生活,不必被KPI逼迫得紧张万分,不必总是懊恼于浪费的时光,不必在乎日子还有多短或是多长。
人的烦恼、焦虑、忧郁,往往总是源于时间的不可控:有的人只能眼瞅着时间的沙漏一滴一滴地流逝,痛心疾首、无可奈何;有的人经受不住时间的漫长等待,而倍感煎熬。三维世界的我们,理解不了更高维世界里对于时间的普遍定义。
春夏秋冬、花开花落、燕去归来,无数的影像一张张定格在了记忆中、脑海里,仿佛什么都没有变,除了声音粗了、皮肤松了、皱纹长了、眼睛花了。就这样着,总以为自己还在十岁的空间里活着,恍惚间却走到了三十岁;总想着父母还在三十七八岁的光景,细细一算却将要跨过知天命的时光。
我想念。
想念那些暗自忧郁的年纪,想念那些为赋新词强说的愁绪,想念小鹿乱撞面红耳赤的青春期,想念与三两好友单车同行的街区,想念宿舍四人通宵打牌的疲惫与呓语,想念药水味浓重的实验室,想念喝断片后叽喳不停的迷离与酣畅,想念那些紧锣密鼓的工作日程,想念曾经无处安放的悲伤。
人们空荡的情绪、虚空的思维,总是源于想得太多;说孤独的人,其实是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我们的这个世界,是个奇怪的矛盾体。我们总在追求有序,实则是处在混沌之中。不知是哲学还是什么自然科学里说,这个世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无序,我们所看到和经历着的,在更高的一个层面的广度或深度里,均有着固定的法则和规律。
人类意识的觉醒,好像是件很自寻烦恼的事情。人类想要知道世间万物运作的规律,于是有了宗教、科学与哲学;人类想要认识人与人的关系,于是有了感情、伦理和法则;人类想要发掘自己的本质与意义,于是有了感知、观点和情绪。
这个世界上,应该是找不到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
就像这个命题一样,明明是无关紧要的一件事,只是因为我们想要证明其中我们自认为的合理性,便要绞尽脑汁去琢磨。我们总是不自觉地想要去控制那些不受自己左右的东西,就像匆匆过去的时间,就像那些停留在过往里的故事,就像那个好像永远不会到来的未来。
我们太过于聪明,总认为这个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又没那么聪明,总对那些异常简单的事情苦苦纠缠。
如果我是一棵树,如果我是一株草,如果我是一朵花,如果我是一粒种子,或许我可以活得更加天真与简单,当然,如果它们都没有意识的话。
△END
MELBOURNE 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