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寻古 03:五台县南禅寺,延庆寺,广济寺
1.
车子先是经过了李家庄的大牌坊,然后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路拐弯上山,就来到了位于高处的南禅寺。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也在山上。
这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突然注意到照片里院墙前的树。光秃秃的黄土地上树干拔地而起,好像photoshop效果图时放了树和影子,却没有做前景的美化——真是神奇的土地。)
向导说,南禅寺有更多的狗狗护院,因为近20年这里就发生了两起严重的盗窃案。站在山门边的外墙下,难以想象盗匪是如何从这里飞身而出的。等一下进去大殿,还能看到被砍断盗走的塑像,只在地上剩下立着两个短短的残骸,令人心痛。
南禅寺建于建中三年(782年),比佛光寺东大殿早七十多年,是国内最古老的木构。不过,日本奈良的法隆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群,初建比南禅寺早一百七十多年,重建时期也比南禅寺早七十年。
做好了心理准备会有更多凶猛大狗,但实际上只有一只冷漠的棕色狗狗在山门前打盹。看到来人,只是旁若无人地站起来抖一抖,就自己跑到一边了。在南禅寺接下来的时间都没有遇到其他狗狗。

山门很不起眼,因为原来它就是个村庙,由当地的工匠使用附近的木料建造。南禅寺规模不大,在建造时应算不上什么重要的寺庙,只是这是千年后的人们能够回望历史的唯一幸存。大殿建造于唐建中三年(782年),并且幸免于“会昌灭法”,数次五级以上的地震。

南禅寺阔三间,深三间。

在中国古建筑中,房顶上的脊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构件。在佛光寺和南禅寺,正好可以看到两种典型的脊兽。佛光寺的是龙头鱼尾,其中龙口大开吞脊,称为鸱吻。而在南禅寺,就没有吞脊这样戏剧性的细节,只有鱼尾,称为鸱尾。南禅寺的鸱吻高度约为柱高的三分之一,为体现建筑的等级,有的鸱吻甚至可以达到柱高的二分之一。

在配殿的前廊下,堆放着几块石碑石刻,向导说这些应当也是唐朝遗物。

离开南禅寺之前,在栏杆边眺望黄土里的窑洞建筑,向导说几年前还有居民住在里面,现在他们搬到了上面的楼房里。我认为这种垂直迁徙,舍宅而不舍地的现象很有意思,不知道居民们时常看见曾经的家园,是怎样的感受。

2.
延庆寺和广济寺这两个寺院是和佛光寺,南禅寺同一天去的。其中,延庆寺最具特色的是门柱上的泥塑,他们的原型都是龙王的儿子们。

停车后,从围墙外看延庆寺觉得很新,完全不会觉得里面有金代古迹。除了大殿之外的所有建筑都是清代建造,或2012年重修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殿有过很多用途,除了宗教礼拜外,还做过仓库,学校等。向导说看门的大爷以前就是在延庆寺里的学校上的学。因为这些功能的变化,如今大殿不仅常年大门紧闭,里面也早就空无一物。
上网搜索,发现2010年时的延庆寺还很破败,只有金代的大殿和宋朝的一个经幢比较完好。更不要说1955年的《文物参考资料》中刊登的图片里荒芜的景象了。


现在来延庆寺,主要看大殿的外观。这一时期的建筑生起明显,屋脊的弧线很优美。尤其是转角铺作,极为高大。我认为唐宋时期的斗拱的古朴大气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数量少而体型大胆直接。
记得当时印象最深的是大殿两侧很厚很倾斜的红色墙体,是这次山西之行中见到的最厚重的两堵墙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建筑体量较小所以特别明显。





3.
广济寺是元代建筑,位于五台县城,也在五台县博物馆的院落内。如今,广济寺只剩下一个大雄宝殿,殿的正后方便是围墙,墙外便是居民区和商店街。

照片中就是仅存的大雄宝殿,现在它的正对面就是一堵高墙,而我们是从墙侧一小门进入,也只有在此处才能拍摄大殿的全貌。原本的广济寺是一个传统的两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山门,文殊殿,大殿,两边还有钟鼓楼和厢房,是一座格制巍峨的寺院。如今,这一堵高墙算是紧贴着大雄宝殿的台基了,空间挤压局促,非常可惜。
大雄宝殿坐落于台基之上,上面也有龙子形象的面塑,如同西游记中龙王的样子。有趣的是,位于两端的面塑是两个红肚兜童子的样子,与其余神态威风的龙头形象放在一起很有意思。檐下大雄宝殿的匾是清乾隆四十三年重修后悬挂。大殿宽五间进三间,也用了减柱的手法,室内只有两根金柱,很厉害了。然而因为没有拍照现在我已经记不清了。

广济寺最让人惊叹的是殿内的彩塑,其中最为难得的是佛像身后的火焰纹颜色依旧鲜艳,造型完整,在之前的寺院中都没有这么精美。我们因为遵守规定没有拍照,不过贴一张网络上已经流传的照片。
殿中的佛像是“华严三圣”,即释迦摩尼,文殊和普贤,在五台地区十分常见。大殿是彻上明造,没有天花吊顶,因此上部空间结构感丰富。

我个人认为广济寺因为与文管所和博物馆所处同一院落,在建筑单体上来看所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即一元代古建筑被各种新建砖房所挤压包围,并且一墙之隔就是县城西街商业街。还好在大殿里完全听不到外面的任何声音,还是那样静谧神圣。与外在的萧瑟和压迫相比,大雄宝殿内部的塑像保持地特别好,甚至比南禅寺等其他更负盛名的寺院相比还要好,主要是火焰纹红色的明度,以及佛像后方各装饰物的完整都令人惊喜。并且,这里文管所人员也是对游客要求最严格的,一直强调他们可以在监控室看见我们一切行为。
另,查资料才知道广济寺也是2012年才重修的。



作为一个县城的寺院,广济寺原本就位于一个繁华的位置——远门就在县城西街上。可以想象从前这里香火旺盛,门庭若市,各殿装饰塑像精美......如今街上虽热闹无比,寺院的建筑形态已经不复存在。如果不身临现场,在网上虽可以搜到广济寺殿中精美的塑像,却不能够体会现实中这个空间场域带来的冲击。因为成为了国保,大殿可以一直被保护下去,算是当下的万幸。它的周围街市还会像过去一样变化更新,在其他更多地方,新的建设吞并淹没旧的房产,是城市“生态系统”进化的常态。如果这大殿可以说话,我不知道它有何感想。
接下来,离开五台县,前往大同。
------
*非本人拍摄的图片均已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