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命名
“你的猫为什么叫小托?”

小托是16年7月来我们家的。
领养代替购买,道理是这样,可我怎么也没遇上乐意跟我回家的四条腿小朋友。在本地猫舍的朋友圈里看见三只巴掌大的白色小猫,蹲在笼子里,使劲儿仰着头看逗猫棒上的羽毛。空间太小,其中一只蹲坐在猫砂盆里,看样子安然自得,丝毫不为自己的处境难堪。
4号早晨我就和爸爸一块儿去接了小猫回家。
我早先和朋友说过,如果养一只公猫,名字就叫Tom。一是随了我心爱的诗人T.S.艾略特,二是tomcat一词本身就是公猫之意,我喜欢简单。
等领了小猫回家,妈妈问我他叫什么的时候我倒迟疑起来。这个咪咪叫着、回家路上小小心踮着脚趴在车窗玻璃上看风景的毛毛小孩怎么看也和哈佛哲学博士、诺奖大作家相去甚远。
那就取昵称吧。“叫托咪?怎么样?”
“托——咪。好,记住喽,你的名字叫托咪。”
就这样定了下来。小托马斯,托托,小托。过了大约一个月他在听到名字的时候会回头看,心情好时开口答应。我们时常讨论他到底是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呢,还是单单辨别出了我们喊他的语气。当下实验一番:柔声喊他苹果、西瓜,他照样扭头看你,甩甩尾巴表示“听见啦,有什么事。”


他的生日是4月28日,和我差了正好半年,因此我觉得我们是有缘分的。
朋友们也都顺着我,称我作小托的姐姐。几年里,我在国内住不了多久就得离家读大学。我第一次离开他的时候他才四个月大,转眼直接就把我忘了。经过几个寒暑假的巩固他才勉强记得我,会在我提着箱子进门的时候径直走来蹭我裤腿儿。后来我才知道,家里每每来人他都自来熟地上前去蹭蹭人家,算是打招呼:“你好啊,欢迎来我家,我是小托托。” 可能在猫心里,我是个长住的房客,而他才是这个家的独生子女。
据说爸妈送我去机场以后回到家,猫总是格外乖巧。我们开玩笑说他的理解是“姐姐不乖,所以被妈妈弃养了,我得好好表现。”

我爱喵喵着跟他说话,他也好脾气地跟我一问一答。我们常一起玩游戏:躲猫猫——我站在墙角,偶尔探出头来,他嗷一声,宣布“我看见你啦”。跳跳——我半个身子躲在门框里,伸长了手去碰他的脑袋;我摸到他了算我赢,他跳起来摸到了我算他赢。踢纸球、扑吸管:每次买玩具给小托,他总是三两下就拆开来,迅速失去兴趣。反倒是我拿快递里包装纸揉成的球、快餐外卖里的吸管这些不要钱的小玩意儿他最爱玩。
我们大学校园里有很多猫。可能因为我身上沾染了洗不去的猫味儿,经常被他们缠住。只要不赶时间,我也乐意跟他们说话。
想小托的时候,我就去超市逛逛宠物用品,随手给他挑些零食。放假回了家,刚进门就拆一包,伸长胳膊哄他来吃,收买人心。



托咪这小孩儿,优点多,缺点也不少。身体好,不爱生病;习惯好,爱喝水,爱干净。长得漂亮,性格恶劣。是个小势利眼儿:若是从你那儿捞不到什么好处,他才没心思和你做朋友。
小托大体来讲不挑食,偏偏不爱吃渴望。即使节食期间总也要把碗里的渴望猫粮全给过滤出来不吃。光吃皇家也不是办法,猫背上毛总是炸的,乍看像小恐龙。
生日给他准备了惊喜:领先小罐鱼。一开盖就看见大块儿的鱼肉。原本团着手打盹儿的小孩儿闻到,立刻从猫爬架飞了下来,呜呜嚷着要吃。

妈妈切了胡萝卜做成星星,插在罐头里伪装成点了蜡烛的蛋糕,四岁生日的小小仪式感。小托才不管,蛮横地抬起手来找我讨要罐头。

我曾经沉迷养生,吃很多Omega-3保养品,那段时间头发不怎么打理都有光泽。现在呀,有了这箱小罐鱼,一定能养出一只油光水滑的猫咪。
好了,小托马斯,我的男孩儿,生日快乐。愿你健康、快乐。谢谢你和我们一起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