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4月8日)
4月8日,星期三 朋友圈昨夜濒临今晨,即晚十二点之前,就已有人等待武汉解禁。我最先看到的还是武汉蔡和森外孙女刘燕所发的,她发的是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公号文章的封面截屏,文章题目是“武汉,你好!二0二0年四月八日零时零分,一起见证大城重启”,截屏画面是夕阳下二七长江大桥的图影,那图上还有一行小字:“加油,大武汉”。刘燕老师发了一行字:“还有一刻钟”。 不仅是刘燕,还有好几个天津的朋友跟着激动,刷圈数着时间等待。武汉不止是武汉人的武汉,也是全国人的武汉。 中午又在士英路上次吃饭的那个饭店吃饭,老板娘说每天见我,说她在6号楼住。我上次没有听错,她就是宁福里的住户。初听她的口音是以为山西人,但细听不是,感觉还要更偏西一点,柜台里一个男的见我和她说话,也不断插话,口音很重。一问才知,她们是内蒙古包头人,来天津这里已经6年。 我又要了盖饭。我紧吃,那男的慢说,一句句我听不懂,但他以为我听得懂,所以兴致不减。 他们的生意明显受到了疫情严重影响,店内萧条,虽说不上门可罗雀,但也庶几相当。所谓复工复产并不简单,最主要的一条就是需要有人捧场。我来这里吃了两次,也算是对社区工作推进的支持喽。 吃完道别,拐弯就到了宁福里。看地方铁路局小刘又来值中午的班。我换上岗不久,就看见刚才这位老板娘回家来,以前并没有注意,但是她早已认识我。我虽然是临时来宁福里,但是住户们对我却早已习以为常。 一个大嫂路过时候掏出出入证,那个证可怜巴巴,从中间已经快断了,只还连着一点皮肉,她问是否可以换一个。老赵幽默地说,不用换,断了也还是它,而且说不定等这个卡自然断了时,也就结了。老赵这么一说,大嫂还很高兴,大家心里也都很豁然。出入证在健康码出现之后,也已经式微,手机才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武汉的解封,很多人为之欢呼,以为是一个阶段的结束,但是也有人表现出的是排斥和畏惧。人们面对一个事情的想法都很不同。一个大爷从水上公园回来,特意告诉说是又严了。我细致听了,原来只是园中的一个栅栏门封闭,感觉这位大爷未免小题大做。大爷的意思,是这和武汉解封有关。 一个大娘路过门岗,停下,从拎着的大包里掏出一个小包,又从小包了掏出一个塑料袋,又从塑料袋里掏出一个小塑料袋。她说,刚买的给零食,你们吃点吧。我们老赵都推辞,但她执意要给,拿着那个塑料包往我们手上塞。 一阵推却之后她说了一句,吃吧,要不也怪腻味的。 这句话打动了我,她非为给我们解决口腹之欲,而是她体谅我们的单调。 她从小塑料袋里抓了一把,又抓了一把,把那个塑料袋里的零食几乎都抓没了,都放在门前的桌子上。 我们很感激。这个大娘走了以后,往近处看,我并不认识这种吃食,但是老赵认识,说这是菠萝蜜。我们都尝了一点,就让在屋里的物业赵姐来吃,这种甜食总是更适合女生来吃。 赵大爷又从门口经过,他年事已高,出行都是坐一个轮椅,有人推着他走,他走过这里,总是双手合十,对我们道辛苦和谢意。有一次他还在这里逗留了很久,晒了好一会儿太阳。那次我和他聊过,我当时还还和他以及老赵说,你们还有赵姐,这里姓赵的多,而那次我已经知道,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叫赵耀民,曾经是天津的团市委书记。居委会小刘每次管他叫赵老师。 天仍然阴郁,空中水汽淋漓,我不由又想起唐代王维的一句“空翠湿人衣”来。因为这时候,风中的空气潮湿,又似把那满眼绿色描画了一遍,绿色更浓而且清新,又使得天气更冷了似的。 从山东来了一个中年妇女,我看她的身份证是来自邹城市的孟子故里,具体说是家住看庄镇西八里河村,名字叫岳东红。她进来接受例行检查的同时,就说天津这里凉,说着就在行李箱里找棉袄。她拉着一个行李箱,箱子上挂着一个小包,一路征尘仍未被潮气洗去。她告诉我们她在一个名叫“写意美食”的饭店刷碗,儿女已经成人,把丈夫仍在家里,一个人来做津漂,只为挣点养老的钱。 一个收电器的在门前徘徊,但是我们没让进,疫情期间,严格管控。 一个年纪很轻的小伙,简直是一个小愣子,在让他出示健康码的时候,居然出言不逊,他一摇头,说出一句感叹的脏话来。我没有一秒的停顿,当即问他,你说的嘛? 这个小伙一愣,恐怕是被我的气势所震慑,同时也自觉理亏,赶忙说,我错了!然后抓耳挠腮的,很惭愧地离开。 老赵对我说,行啊!斩钉截铁!这反应够快。老赵对我表达了赞赏和钦佩,主要是我的反映速度,对于出言不逊的人,一点没犹豫。 老赵延续着他的激动,接着又说,没这疫情,咱们一辈子做梦也叠加不再一起呀,你得好好写写咱们这段。 老赵又说,你写了,过二百年,人们还会记住我们,是不是?司马迁写史记,都那么多年了! 老赵又说,你不就是档案馆的吗,在这待着,还得记录,虽然你辛苦,但是你有这个职责! 我真没有想到,自称没文化的人老赵知道司马迁写史记,还知道我所在档案馆的职责。老赵真令人肃然起敬! 至晚十一点多,刘燕在圈里又发了一条人民日报的视频公号,题目是“大城重启”,她发圈题字为“终于迎来这一刻”。 视频拍得雄壮,开头是武汉江汉关上的大钟的特写,然后是字幕:“2020年4月8日0时,武汉江汉关大楼敲响钟声。”同时钟声响起,再转到夜色里高速公路的画面,挡马移开,话音:“一号通道开启放行……”之后紧接黄鹤楼和长江江面夜景雄姿,长江两岸千座大楼华灯纷呈,流光溢彩,武汉电视塔立柱上出几个大字:“英雄的城市”…… 首批车辆有序驶出武汉的高速上俯拍,灯火通明中充满喜悦,人们从车窗里探出头来,长龙一样的车灯划过夜空。 然后是站台里的火车,街上的出租车出发,是解封后首架航班起飞,是城市里的人群和晨光……然后是字幕;“你好武汉,好久不见”,最后归于四个大字:大城重启。 跋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是刘勰文心雕龙里的一句。情牵人心,不然不会许多城市的人都在一个夜晚向武汉江城遥望,不然不会由一个门岗的保安师傅想起司马迁来。灾难固然可怕,但是如果人心连着人心,就可以抵御。 下沉的日子让我收获很多,以前,我们只是故纸里搜寻一些文字写下来,而如何面向基层,怎样服务群众,都体会得懵懵懂懂。而这次,而这时,已届中年的我也如同一夜长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