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时刻会让你觉得“幸好还有书”
查看话题 >幸得书籍慰平生
起笔先说,能让人觉得“幸好还有书”的时刻大都是那些心中灰暗但依旧向阳的时刻吧。 大学时代是个绕不过去的成长阶段。 大学时离家远,性格内向很难对同学们敞开心扉,朋友也很少,没有什么社交,面对青春活泼的大学生们,自己像一个受惊的小动物一样格格不入,很多时候都无法习惯无法融入。南方城市的方言听不懂,对南方的一切都很不适应,身边也没有亲人寄托感情,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每每回想起都激起我内心的寒潮。有些时光当时体会的时候是异常苦涩,还好很多时候都去书的世界里寻找依赖,也许那是我唯一想到,最便捷、最治愈的方法,那是扭身便可寻找的心灵慰藉,在书里的世界我是放松的,我是忙碌的,我是无暇顾及其他的。 畅游在图书馆二层,走走看看,不察觉就走到了头,好像摸过每一个书架,那种 时刻我的内心是满溢的,仿佛这些,这里的每一本书都是我的朋友,我可以完全放松下来,它们都是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又仿佛一个个丰满灵魂的人。最重要的,只要我来,它们就永远在等我。回忆那段时光,记忆里都是一个人进出图书馆,世界很喧闹,每次进图书馆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更像是走进了我自己的世界。挺孤单的,但现在想起来很幸福,很怀念。 那时候的青春时光实在不知如何安放,索性一头扎进书里的世界,低头看书的时候更能认清自己,认清人心。现实世界枯燥漫长,乐趣并不是一直存在,没有乐趣也就自己寻找乐趣,制造乐趣。还有什么比看书更有乐趣的呢,所以“幸好还有书”。我所有的情绪,那些痛苦、难过、快乐都有一个去处和安放地。我也跟着便有了一个精神栖息地。有时候外面下雨了,行人来来往往,雨声哗啦啦的,坐在窗边是最好的体验,清新空气之外还能拥有那份闲逸的心情。书就在图书馆、教室、宿舍之间运来运去,可能一本书被我折腾的“衣衫破旧”了。最不光彩和难忘的上课时偷偷看,那些管理类的课程一概不想听,我宁愿百无聊赖的翻看着《彼得潘》。 书是常伴左右的,它忠诚、可靠、直抵人心、安静、丰富。有时候是在宿舍看,有时是在床上看,有时是在图书馆看,有时是夜里挑灯看。想起这些觉得那时候持着那股劲的人挺傻的。不可否认,只有书一直在陪我度过那些人生至暗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