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后懂得了哪些道理
查看话题 >工作只是工作而已,但你的人生到底要什么?
我一直很喜欢这句话“工作只是工作而已”,听起来是很消极、很负面、很不上进,但我在这句话里保留了一份工作最基本的底线:按照工时工作,按照付出拿相应的工资,如此而已。
但有很多工作其实连这个都做不到,比如加班没有加班费早就是常见问题,更不要说办公室内部还有一些无聊的斗争和八卦时时刻刻扰乱人的工作状态……所以鄙视“工作只是工作而已”的人,有很大一部分连基本的工作都没有获得。我这里不是说这些人工作不好,他们往往工作做得很好,但劳却无相应所得。我说的就是薪资,薪资。
我不排除社会上有许多职业人士同样是这样的情况,但他们却孜孜不倦,比如医生、教师、教授……这样的人往往是付出的精力比收获的报酬要多得多,光是这么说没问题,但我们不能忽略,他们的软性收入(比如声望、知识、社会资源)基本可以与他们的付出对等。
我不是在抨击这类群体,我只是想说,一个人总要能平衡才能继续,教授之所以可以领着“不那么高”的工资,那是因为在工资之外他们还有其他“收入”。
而一般意义上的,我们这些“上班族”除了工资之外,又有什么呢?
很少,至少少于我以上提到的这些相对特殊的职业。
今天想到写这篇文章,源于周五我收到的一条私信,一位即将入职无印良品上海总部的小朋友关于这家公司问我一些问题。
为什么我会收到这样的私信?解释一下,我在两年前从无印良品上海总部离职,当时我对我所处的部门中的一位中层领导表示强烈不满,情绪激动下写了一篇文章,当然是对对方大肆批评了一番,这篇文章我后来一直没修改也没下架过,于是现在在豆瓣搜索无印良品,除了会出现一个小组之外,可能会看到我写的日记。
时隔两年,当初愤怒的情绪我已经渐渐平息,与之相应的,我也增加了一些算是心得体会想要和那些刚踏入社会的小朋友分享。也许是一些早就熟为人知的大道理,但为什么道理总是讲了再讲?因为人总是屡教不改。更甚者是,不是不改,而是嘴巴上念着道理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踩进坑里。毫无疑问我就是从坑里爬出来的那个,我希望之后的人少踩坑。
对领导不满其实是自己有问题
看到这句话有些人要不高兴了,这是来教育我的吗?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其实我想说,对任何人不满,都是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大可以不关注别人,可以远离别人,你远离不了那是能力有限。比如你妈很烦你,你却不能离开她,那是因为你受到亲情的限制。一定要六亲不认吗?那倒不是。但你不得不承认六亲不认的人确实很强。
不举极端例子,回到工作这件事情上来说,无论领导是傻逼也好、还是智障也好,你之所以还在这个人手底下工作,代表你需要这个工作(无论你出于什么目的),你有所求,你自然就弱,弱的同时你还总去关注别人的问题,接着你感到不满。
那我只能说,这是你的问题,而不是领导的问题。
这是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的一步,然后才方便我们豁然开朗。
为什么我不敢辞职
教育别人之前我还是应该讲讲我自己的事情。
时隔两年现在来回顾,问题就比较简单了。总得说来就是:
-我的直属上司给我强压太多工作量,且没有加班费(三个人的工作给我一个人做,我后来离职之后他们招了三个);
-对我进行职场欺凌(在上班时间说我穿衣服难看、化妆难看,并且会因为这样的问题嘲笑我一天,诸如此类的问题);
-工作态度不端正(上班或加班的时候她会拖着我们聊一些工作以外的话题)
明明这么清楚的情况我为什么不辞职呢?原因如下:
第一,我虚荣,我怕别人的负面评价。
哈哈哈相信我,一旦你在自己身上发现问题,你就会发觉问题很好解决。这个怎么说呢?我来解释一下。
大学刚毕业,进了无印良品上海总部(我自己很喜欢的企业哈,也许在一些人眼里无足轻重),当时我接到offer真的是开心到不行。最喜欢的日本零售品牌(喜欢的原因当然也是它背后的那个庞大的品牌故事)。身边许多对无印良品有好感的朋友当然也是投来恭喜(甚至可以说有点羡慕)的眼光,还有朋友问我里面有没有在招人(这是算是口头证据)。
这样一来我就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但是进去工作之后发现很累,而且累得毫无意义,累得收入不多。大多时间精力浪费在职场关系和应对无理上司方面。
刚过试用期,我就想离开了,但我不想离开。因为我虚荣啊!我怎么可以走呢!?我才刚进去三个月啊!?这我要是走了别人一定以为我工作能力有问题啊!在我和无印良品之间,别人一定选择无印良品不是吗?
不要说朋友了,我要是做三个月就走,连亲妈都有可能觉得是有问题。不行,我不敢走。
虚荣心这个问题不局限于为人所知的企业,其实某些不太被人所知道的工作室,也会成为某些人的心向往之,其核心是一样的,人的虚荣心是人性根本,谁不想要达成自认为的“优秀”然后让身边人都刮目相看一下呢。
但是有两点我放在本段结尾说一下:1 你认为的光荣,别人不一定这么认为。无印良品也是这样,我相信看本篇文章的人有不少都对这个品牌不屑一顾或充满疑惑,“哈?什么?进个无印良品就开心成这样了?” 2 光荣也一定要配得上你的努力。这句话比较简单,举个极端的例子就把这事儿给讲掉了,假设让你现在为国捐躯,死一死,在你家附近烈士公园的墓碑刻上你的名字,你会死吗?这是真的光荣吧?贼光荣吧?好了答案各自放在心里。
第二,我负债,我没钱。
虽然虚荣心大家都有,但是应届毕业生、自信心不足还像我这么脑残的人到底是少数,所以虚荣心可能不是普遍问题,但没钱这个问题才是大部分人不敢辞职的原因所在。
但是这个问题之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负债了?为什么有存款还不敢离职?为什么自己要还房贷养孩子?到底赚多少钱才够?
所谓没钱其实也分很多种,有的是单身人士太浪负债的;有的是买了房子有房贷的;有的是上有老下有小几张嘴等着自己糊口的……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为什么你走到了今天这个样子?
如果只是因为有孩子所以要养、因为别人有房所以自己要买……那你能不能顺便思考一下,你愿意为了这一个包、这一套房、这个孩子,付出多少辛苦和努力?以及你是否有能力在保有自己身心健康的同时去满足你的这些欲望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自己也一直在思考。所以我所追求的并非是简单的低消费,我想了解自己的消费,并且向从自己生活追求当中提炼出自己的消费模式,到底什么是我该花钱的地方?
这个话题不在这里多赘述了,豆瓣“低消费研究所“小组是我开设的,有兴趣可以进来逛逛。
职场快乐,说来就来
解决掉自己的问题之后,我就辞职了。然后找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当然是)拿着更高的薪水,享受着更加自由的空气,摆脱了疯狂加班的厄运,快乐工作。
这个“快乐”值得解释一下。其实没有工作是快乐的,正如没有好领导一样(同理婆媳关系也是不可能被解决的),在目前这个社会背景下,我与工作、我与领导的关系就决定了这个不愉快的因素必然存在。
但我所说的快乐是,除去这个现实已然存在的因素,我不会再给自己添加什么烦恼。如果给我下达了超出我能力的工作,我会汇报给我的领导说“抱歉不会”,如果给我安排不合理的加班,那么我就汇报上去说“抱歉时间安排不出来”。(对就我这种人还没有被辞退。但我也确实升不了职。)
以前也常看见有人留言跟我说:不可能像你这样,像你这样我就没工作了,没工作了房租都交不起balabalabala
对,我承认,我一个住在自己父母家里的啃老族其实不配来跟别人说什么工作方法论,大部分人在那种基本生活危机的前提下,为了尽可能地稳住自己的工作,不得不在老板和工作量面前一退再退。
但是我最近在想,这种妥协是不是对的?这种妥协真的让你获得你想要的了吗?ok,你诚然是因为妥协保住了工作和房租,但是你失去了“生活”,你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只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不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好吗?
再抬杠一些,我有个疑问就是,如果大家都妥协、都退让,那资本主义不断压榨底层劳动就成为了理所应当。不去游行、不罢工,仅仅是做到全民准时上下班、不贱卖自己,我相信大家会过得更好。
资本主义利用威胁和恐吓让底层不断妥协、不断贱卖自己的时间,久而久之,许多人就把这种退让理解成了“没办法”,理解成为一种“既定规则”。
以前有个同事质问我,当大家拿着一样的工资,大家都在加班,而你不加班,你不觉得你这个人很有问题吗?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笑,因为问我这个问题的同事显然是站在资本那一方。
所以我就回答她(其实这个答案也是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的):当我们都只赚这么点钱,在没有加班费的前提下,我不加班,而你们却加班贱卖自己,你不觉得加班的人才是恶意竞争?
后来那个质问我的同事和我一起开启了准时上下班的快乐时光。
今天写这篇也只是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快乐地进行劳动力等价交换。最后想说,准时下班的勇气,不是口号,喊喊就来,这个勇气背后是你对自己生活追求的拷问。所有的问题无非指向一个终极拷问:你的人生,到底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