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春天的电影
查看话题 >我把春过了……

Part 1
一不留神,时间就已到了暮春,再过10日,转眼又是立夏了。
每年暮春,总容易见景伤怀。四月,好像也总是一个哀愁的季节。清明过后,雨逐渐增多,周末更是如此,窗外常常雾雨交织,雨声淅淅沥沥,凉凉的水意从空气里蔓延开来。
一天内,鲜少出门,唯一的几次出门,也仅限于下楼去快递。整个四月,仿佛都被浸润在雨的世界里。
不过,前不久读丰子恺,看到他却说,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恰恰是从暮春开始。天气一路向暖,青山绿野,十分可爱。
虽然没有他那样的心境,倒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今年的春天怎么说呢?感觉比去年寒冷许多,去年彼时记得早已穿上春衫,下午上班走在路上还能感到阳光的炙热。今年则显得萧瑟很多,周末里的几场春雨,也偶尔阻挡了出行。
所幸的是,这个春天,尽管有疫情,我却仍像往年一样,依旧一人去了三两地方,把春天记录在了相册里。





这个春天,有认真感受过春日温暖,春风温柔,春寒料峭,春花烂漫,还有好多曾经忽略的小美好。
以前出门看花,总觉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再看,才发现,原来,每一朵并不一样,花虽然自己开放,自己落幕,但它每年都有着不同的姿态。
写这首诗的人也许曾和我一样从未细致入微的了解春天的每一朵花。当你真正走近一朵花,见证它的盛开和凋零后,你就会明白,今年的它和去年的它早已大不相同了。
Part 2
四月份的生活多数随着加班度过,对于加班这种事,以前说不定会抱怨,但现在基本已经心如止水了。
当你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唯一破局的方法就是去适应,提升自己。当你可以自由选择的时候,那就果断抛弃,寻找一个最适合的环境。
工作占据了一个成年人80%的时间,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这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事情。月亮与六便士都是生活中不可获取的东西,少了哪一个,都不可能构成完整的生活。
如何尽快的转换情绪,化解烦恼,也是我很多时候都会想的问题。二十几岁之前,易怒易燃易爆炸,易伤春悲秋,易感叹哀愁。二十几岁后,学会了四个字,“顺其自然”。
你的生活里经常会有一些烦恼,那是因为我们总是无限放大生活里的一点糟心事,让快乐变得难以维持。其实我们都忘了,快乐也可以从生活的小事里汲取,烦恼也可能仅仅开始于衣服上的“一粒饭渣”。




年轻人习惯放大生活的苦,中年人人却善于稀释生活的痛。很多事情,等你到哪一步就会晓得,原来,有些事本来很理所当然。
那么多人的春天里充满了寒冷,但还是觉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人间之所以称之为人间,就是因为有好和不好这两个对立面,让它充满着色彩。
“放弃”是我今年接受到的一个有趣的词汇。既然做不到,那就放弃吧,放弃缅怀过去,放弃无意义的社交,放弃不必要的崩溃,放弃追寻人生的意义。
放弃让你在减少烦恼的同时也能更加专注的做好一两件事,某些时刻,放弃并不是一件坏事。
Part 3
月末的时候,看了一部电影,是一部日本片,片面叫做《春天情书》。影片讲述了一段网络恋爱故事,故事发生的时候,新干线的时速是200公里,网速是56K。大家还都是拨号上网,BBS刚开始流行。
男主在东京一家公司工作,是一名平凡的上班族。女主忘不掉因事故离世的男友,生活中不停地换工作,想找到一个可以“栖息”的地方。
两个人的相遇很偶然,男主以“春天”为网名,在一个电影BBS上和一群人聊天,恰巧遇见了很聊得来的网名为“星星”的女主。
在单独的邮件往来中,他们一拍即合,相见恨晚。从足球、电影聊到事业、梦想;从凉面、车站聊到家庭、感情。一来二去间,两人也由萍水相逢的网友变成了无所不谈的知己。他们的交谈金句频出,所以尽管蓝底白字的文字对话占据了大半篇幅,但影片的观感并不枯燥。
影片中有一幕情节让人印象深刻,“春天”乘新干线要经过“星星”居住的城市,他们相约在列车经过的那一刻向对方挥舞手帕。“星星”如约身着红裙开车到铁轨边,向着“春天”的方向挥舞手帕,并用手中的DV机互拍,两个人只是彼此模糊的影像、大致的轮廓,春天在后来的邮件里说”红色很适合你“。


这样的片段在影像演绎中显得格外纯粹、美好,在如今这样的时代,看起来弥足珍贵,含义隽永。
究竟是何时喜欢上对方的?似乎很难描述清楚。也许开始于某句温柔的安慰,也许开始某段孤独的剖白,也许开始于列车飞速而过的一瞬间。
影片结尾,导演选择让二人相见,故事结束在了相遇的时候,俩人尚未开口说一句话,初见之下,相顾欢颜,影片就此戛然而止。
为什么会突然想说这部电影呢?大概春天是一个适合恋爱和告白的季节吧!
在人潮汹涌的现代之都,尽管真心难觅,却有人仍愿相信爱情,哪怕被冷漠和孤独簇拥。
回首身后,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走着,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正在来,摩肩接踵,生生不息。
我想,在某些时刻,爱情或许曾存在于春天里,即便久等,但终究会来,就像“星星”遇见“春天”。
作者:宁为玉,一个谜一样的精神思考者。个人公众号:宁为玉(ningweiyu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