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之外的撞色工业风 | 临港智造园六期生命科技产业园
本文转自公众号 ennead ,作者e小编

临港智造园六期生命科技产业园 图1
© Justin Woo
临港智造园六期的设计方案为整体区域引入了国际化高标准的建筑设计手法,同时也将成为未来上海工业建筑的新范例。园区共由43栋建筑组成,其设计难度主要集中于如何通过差异化与层次结构将大规模重复建筑体量转化为整合统一的人性化尺度工业园区。

临港智造园六期生命科技产业园 图2
© Justin Woo

临港智造园六期生命科技产业园 图3
© Justin Woo
为解决原有厂房的过大体量问题,设计策略性地将各个体量进行分割并最终形成了一系列动态的连续模块。较小模块的使用将人性化尺度这一概念引入园区建设,在强调明确的园区方向性的同时,为原本单调的街景注入了一份层次鲜明的律动。

临港智造园六期生命科技产业园 图4
© Justin Woo

临港智造园六期生命科技产业园 图5
© Justin Woo
厂房结构以精致简明的材料为主——包括性价比极高的玻璃砖和一系列波纹金属板——引入了传统功能性厂区建设中少有的极具艺术感和雕刻性的建筑语汇。

临港智造园六期生命科技产业园 图6
© Justin Woo

临港智造园六期生命科技产业园 图7
© Justin Woo
毗邻生产厂房的研发大楼在更强调设计特征的同时,通过同样的建材选择、细节策略以及模块技术等必要特征与整体厂区相辅相成。上述设计办法强调了整个园区的一致性与整体感。展示大楼是园区的焦点所在,同时也是访客到达后对园区的第一印象。通过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向公众展示了园区正在进行生产制作的产品内容。

临港智造园六期生命科技产业园 图8
© Justin Woo

临港智造园六期生命科技产业园 图9
© Justin Woo

临港智造园六期生命科技产业园 图10
© Justin Woo
大胆的色彩运用、简明的细节处理和清晰的层次结构共同组成了这个由一系列小尺度分区的、拥有明确入口广场的工业园区。各厂房建筑立面均设有一主、一次两大入口,双入口结构的设立在为建筑明确其流线方向性的同时,增强了整体厂区的结构层次感。

临港智造园六期生命科技产业园 图11
© Justin Woo

临港智造园六期生命科技产业园 图12
© Justin Woo


© ennead architects LLP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同一个屋檐下:塞内加尔KAIRA LOORO“和平馆”国际建筑竞赛提案
涟漪菜市场:水滴落入安宁的水面——入围安宁金方菜市场设计竞赛
O'donnell + Tuomey赢得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扩建竞赛
《人民日报》批评中国建筑缺乏文化自信,评论里的建筑师们坐不住了......
走向网红建筑Vers une architecture instacélèbre
言论自由的时代,我们愉快地讨论设计,看情怀是如何毁掉一座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