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敬忘机,一杯敬一博
搬运自 桃花源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62711371/
老阿姨本来想寒假也结束了,吃瓜差不多拉倒得了,看看剧评,刷刷美照,洗洗眼睛得了。然而刚看完隔壁帖子书粉破洗脑包澄清忘机不是挂件男主。 就看了这篇新闻稿,又老夫聊发少年狂了。
《 大IP时代,执着的“淑芬”是喜是悲》有兴趣的可以看。
里面林林总总列举了最近几部大ip 剧淑芬与剧粉的战争与和解。《盗墓》《全职》《香蜜》草蛇灰线,为的是伏脉《陈情令》。 这篇文章最大的篇幅是讲cql。
“ “淑芬”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圈地自萌”,然而当自己喜欢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后,他们在观剧的同时往往会化身为“原著捍卫者”,就影视剧的改编得失与剧粉进行激烈论战。
二次元和三次元天然有壁,文学作品的改编要想符合“淑芬”对原著小说的想象,实现从二次元到三次元的破壁成功是非常艰难的。不过,对于完成度高的影视剧改编,理智的“淑芬”还是可以化身“自来水”,一边高呼“真香”、一边尽情“安利”。
2019年夏天火爆荧屏的《陈情令》,是难得的得到“淑芬”和剧粉共同认可的影视剧改编作品。有“淑芬”激动地表示:“《陈情令》以一生锄奸扶弱、初心不改的魏无羡为主线,角色高度还原并很好地体现了原著侠之大者的理念,感谢阿令(书粉对《陈情令》的昵称)帮我圆了梦,希望未来能出现更多这样有格局、有诚意的改编好剧。”
改编难度超高的《陈情令》能够大获成功的背后,离不开《魔道祖师》庞大“淑芬”群体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剧组全体成员对于原著和“淑芬”的充分尊重,而这才是书粉和剧粉盛赞的“有内核、有深意、有价值、有格局”的《陈情令》火爆至今并能走出国门的重要原因。”
这篇文章写的真实春秋笔法,参考6月伏笔,7月发酵,9-11月疯狂的大男主论调,再参考12月初记得事件,12月16号的演技盖章,这篇发表于26号的文章算是扫尾盖章善后? 多了不能说,懂得自懂吧。
一杯敬忘机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原谅我对蓝二哥哥情有独中, wwx鲜衣怒马锄奸扶弱初心不改,lwj 才是侠之大者家国情怀?毕竟魔改结尾可是lwj去当仙督了?
原谅我浸淫书本十几年,对这种草蛇灰线画外音格外敏感。 层层递减,逐渐抹去的存在感,蓝二哥哥,我替你长歌当哭。剧火了,拆忘羡来谈书剧分离,却不把你还给羡羡。为踩演员连你一起泼脏水。 当然蓝二哥哥是不在意的,逢乱避出,事了拂衣去。
研究生的第一年,海子的祭日,带着酒与同学去山顶,恰同学少年。所以看到蓝二哥哥和羡羡屋顶观星,山顶放灯,完全共鸣少年知己的怦然心动。屋顶观星是没我的份了,敬你一杯,但愿你在平行世界与羡羡远遁江湖, 厮守一生。 袖挥流云,与叵测的人心相忘尘世间。 愿你酒量变好点,可以与羡羡天台观星饮酒,或载醉舟中,清梦星河。
一杯敬一博
自负十余载,最服的是这个22岁青少年,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俗了,用“皎皎君子”形容,他还分明是孩子。 虽说毁誉由人, 但cql 给他带来的压力,批评甚至是谩骂侮辱,肉眼可见。红是红了,但这红是烟花绚烂,还是椎心泣血,我觉得后者更多吧。 书剧有壁, 被书粉批评还原度不够,这点应该虚心接受,隔壁组得帖子,明明是淑芬的客观批评,被搬去造谣成淑芬开撕 (此处黑称)。 之后又被污蔑镶边挂件,淑芬澄清帖子也在组里。因为不想引战, 那些神操作,我就不还原了,懂自懂。 我只能说某些不理智粉丝竟然促成了淑芬对一博的谅解,毕竟他做到书剧分离,人剧分离,把忘机还给纸片人了。
幸好他话少,一句“酷盖”被轮了多少次。 体质招黑,下一部又是大ip, 有匪作者书圈还跟魔道书圈有些摩擦,不知道明年又有什么xfxy。现在db 的瓜组已经开嘲一博吸血两个纸片人了。 不小心用“有翡君子”来隐晦官宣下一步剧,又被淑芬骂。小孩好在虚心,骂就听着,该道歉就道歉。记得一次采访里, 被问路人骂你,他说听完走掉。采访的人又问,没反应么。他说“路人哎”。 这种心态。老阿姨自愧不如,要么是心如赤子不染尘埃,要么就是经离沉舟侧畔之后的心如止水。自问老阿姨22岁时动不动就挽袖子跟人撕,口诛笔伐,面红耳赤,没有这种定力豁达和通透。
有感于“无为而治”,他对于粉丝的态度,对于红不红其实很有这种“无为而治”的感觉。尊重疏离,不过多干预。 而他对每个角色的表达,即使尚且稚嫩,都有一种“和其光,同其尘” 的无我质感,不端着,不矫情。如此长久,可塑性应该会很好。 而且面对非议,爆红,外界压力的冷静,和年底发歌的心性而为,又让我觉得此子韬光养晦的不真实。像在老庄的梦里,只凿小小的一孔,让打磨过的生命以稚子的姿态限于世人面前。 一重一重惊喜不断。
虽然可能无缘得见,但祝平安喜乐,求仁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