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抗疫带来更加平等的社会
哈佛大学教授 阿玛蒂亚•森 诺贝尔奖(Nobel)得主、哈佛大学(Harvard)托马斯•W•拉蒙特大学(Thomas W Lamont University)教授
“我们会重逢,”伊丽莎白女王(Queen Elizabeth)最近引用一首1939年的歌曲说。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想法,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但在新冠疫情过后,我们能期待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共同抵御这场危机的经历,会不会让我们有所收获?
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世界充斥着严重的问题。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的不平等现象相当普遍。在全球最富有的国家——美国,数百万人没有医疗保险,在一定程度上酿成了不必要的疾病。判断失误的紧缩措施削弱了欧盟(EU)向弱势群体提供公共支持的能力。反民主的政治甚嚣尘上,从巴西和玻利维亚,到波兰和匈牙利。
共同的抗疫经历,会不会帮助缓解这些之前存在的问题?
联合行动的必要性,肯定能让人们认识到公共行动的建设性作用。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让人们更好地意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联合国(UN)、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诞生于1944年至1945年,也就是在薇拉•林恩(Vera Lynn)演唱那首《我们会重逢》几年后。
然而,危机经历是否曾让一国内部出现任何长期改善?我们确实看到过一些改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食品短缺的困难年代,英国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急剧下降。面对食品供应总量大幅下降,政府通过定量配给和社会支持,实现了更平等的食品分配。长期营养不良的人吃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更平等的医疗服务也产生了类似的效果。
结果令人震惊。在20世纪40年代的10年战争期间,英格兰和威尔士男性的出生时预期寿命延长6.5年,而之前10年延长1.2年;女性预期寿命增加7年,远远超过之前10年的1.5年。追求平等和更多关注弱势群体的积极教训,帮助形成了后来被称为福利国家的制度。1948年,在二战期间和之后倡导更大程度平等的安奈林•贝文(Aneurin Bevan,工党政治人士——译者注),宣布启动英国第一家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医院:位于曼彻斯特的帕克医院(Park Hospital)。
当前危机的经历是否会产生类似的积极结果?来自一场危机的教训,必然取决于危机得到怎样的应对,以及哪些担忧受到关注。
在这方面,政治很重要,包括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在战争年代,与英国公众更好地分享食物和医疗保健形成对比的是,可怕的1943年孟加拉饥荒发生在英属印度,造成近300万人死亡,而英属印度当局基本上无所作为。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政策中,平等不是特别引人注目的优先任务。在美国,非洲裔美国人死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状病毒病)的比率远远超过白人。在芝加哥,70%以上的新冠肺炎死亡患者是仅占当地人口三分之一的非洲裔美国人。从巴西、匈牙利,到印度,其他很多国家在遭受痛苦方面的国内差异似乎一样严重。
印度是一个特别突出的例子。不平等仍然非常普遍。自从独立印度建立民主制度以来,该国没有发生过饥荒。然而,公开的公众讨论(这让贫困人群的困境得到倾听、具有政治重要性,并有助于保护处于危险的人群)遭遇越来越多的政府限制,包括通过直接和间接手段减少媒体自由。
富有人群拥有不错的医疗设施,而多数穷人甚至连像样的基本医疗都没有,这种鲜明的对比,再加上现代种姓制度造成的严重不平等,意味着印度本可以极大地受益于公平的疫情管理。然而,几乎没有证据表明政府有平等方面的考虑。相反,当局的焦点是严厉控制和突然的封城(包括停运火车和公共汽车),而很少关注那些失去工作的劳动者,或者大量被困在离家数百英里之外的最贫困的农民工。
没错,社会隔离会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没有人争议这一重大好处)。但它必须与面向深受封城影响的人群的补偿安排(包括收入、食品、获取和医疗)相结合。与很多国家一样,印度需要英国NHS那样的制度。然而,鉴于印度的严重不平等,疫情回应可能不会带来这方面的教训。
遗憾的是,当我们“重逢”时,我们很可能无法以更有利的地位面对我们所处的这个不平等的世界。但结局不需要这样。在危机管理中考虑平等将减轻很多国家现在的痛苦,并带来新的思路,启发我们在未来打造一个不平等程度较轻的世界。鉴于这场危机才刚刚开始,我们是否敢去期待这种结果能够成真?
静水流深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人为什么会恐惧自由? (1人喜欢)
- 瑞·达利欧:《国家如何破产》 (7人喜欢)
- 中国人为什么很难理解“自由”?
- 保罗·罗默: 为什么说互联网比书籍更重要?
- 素书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