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图中初恋内官,被皇帝暗恋的宫眷(乱弹)
曹丹姝-张茂则,赵徽柔-梁怀吉
嗯,其实男人比女人的生命力退潮更早,寿命也相对短些,所以即使现代人也面临着五十五岁或者六十岁以后如何经营爱情婚姻的问题---男性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候,如何升华自己,欲望还在,但是可以疏导成更高贵的内心情感艺术境界。其实,俞飞鸿大美人在综艺里回答尴尬提问时候四两拨千斤的回答,真正代表着有文化有慧根的温柔东方女性的内在强势与女子真正的终极追求--精神的独立与自由,她讲,不是每个人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
花当勘折便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此句子里的花之比喻其实更合乎男子的生命力规律,其实果真能够将贤者(霓虹国俚语)之枝折为金枝---日臻化境为天长地久的神仙眷侣之精神境界,很好!
近代真有晚清宫廷里一段惊世骇俗的内侍、郡主、君主之间虐恋。
光绪和珍妃----光绪帝自幼即位,长在深宫太后跟前,战战兢兢,毕生所爱就有珍妃这样任性貌美又年幼胆大妄为的女子(珍妃与她堂兄志锐卖官鬻爵,被慈禧下令扒开衣服庭杖)


大清末年著名的才貌双全美人,会唱苏州评弹,也是我国第一个芭蕾舞家的容龄郡主初恋是宫内的京剧大师之一---太监首领,帅哥小德张(也很聪明,隆裕太后身边大红人,后来民国时期在天津是首富级人物,门生弟子无数的闻人)--郡主是中法混血,官家千金,精通外文,才貌双全,性格娇憨活泼,特别善良善解人意,所以失去挚爱的珍贵妃,又曾经被囚禁,又经历过甲午战争、庚子之变的病弱萧瑟光绪皇帝就曾经请这位小女官教授自己英文以及钢琴,而且珍妃死后心如槁木的光绪皇帝竟然因为这位小姑娘,有了情爱寄托,但是慈禧太后提防着曾经锐意新政的皇帝再纳一位新派的妃子,容龄姊妹就出宫了。

容龄后来嫁给了一位民国将领,还曾经做过北洋袁世凯时期的外交礼宾女官,新中国成立后她是著名文史馆成员以及政协常委。

1949年后,容龄和唐宝潮都被聘为中央文史馆的馆员,她写下数本回忆录,讲述当年在法国留洋、在清宫给慈禧跳舞的过去。入宫不久后,正赶上容龄及笄,获赐封号“山寿郡主”。

她给慈禧讲授海外趣闻,给她表演芭蕾和现代舞,接见外宾时还充当慈禧的翻译, 她在宫中排舞,融合中西,创作了许多个经典舞蹈,譬如《剑舞》《扇子舞》《菩萨舞》等,一直到几十年后还被让不断搬上舞台演绎。
唐宝潮亦出身名门,父亲唐昭航做过买办,被称为“茶叶世家”,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正是唐宝潮的堂叔。在唐绍仪关照下,唐宝潮也曾在法国留过学,毕业于圣西尔军校,是近代中国陆军留学第一人。
辛亥革命后,唐宝潮任总统府军事参议,是少将军衔。1912年,容龄与唐宝潮结婚,婚后,容龄并没有做一心相夫教子的贵太太,而是与丈夫一起热心公益、赈灾筹款,在当时的社交界非常有名。

容龄一直没有放下自己对舞蹈的喜爱,时常举行义演,为郊区灾民和因战火流离失所的百姓募集捐款。
她气质高雅,举手投足尽是大家风范,却甘愿为贫民窟的百姓奔走,人人敬重。
她即便到了40多岁,跳起当年的蝴蝶舞来,依然曼妙多姿,无数人为之倾倒。

至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还藏有一段她早期的舞蹈录像,时长3分21秒,内容为裕容龄表演中国古典风格浓郁的《剑舞》。

容龄晚年撰写回忆录《清宫琐记》,详细描述了紫禁城里的生活,宫里吊诡的气氛让她不寒而栗,宫女太监如同木偶,每一座殿阁、每一道宫墙都散发出腐朽气息。四年之后,容龄奉诏出宫,从此再也没有再踏入紫禁城一步。
1958年,唐宝潮去世,终年74岁。

容龄将家搬到了车马房改成的小平房中,过着十分清苦朴素的生活,人生的最后几年,她躺在那个只有十几平米的小房间内度过。即使如此,也不肯马虎了梳洗穿戴,精气神不减,气度高华,眼中有光,若有访客来,便与人开怀大笑,谈吐依然高雅幽默。见过晚年容龄的人,都会被她高雅的气度和美丽所折服,她总是梳着一丝不苟的发,戴着一枚碧绿的翡翠戒指,身材依然窈窕清癯,行动端庄。
1973年,容龄病故,享年84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