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校园时代
转眼间大学毕业六年了,至今都不想接受这个事实,我真的已经告别校园了。十六年的校园生涯,记录着我最青春的时光,也是最认真简单的样子。
我的小学在村里上的,当时我们是遭受98年的洪水灾害,刚搬到山脚下。由澳大利亚人投资援建的小学,叫中澳友谊希望小学,我记得他们还来看过我们,薇拉女士还亲切的问我要不要去澳大利亚,我矫情的回答可惜我妈不让,回忆起来真是内容太多。那个时候我们班人最多,除了上学还在校园里栽了好多树和花。夏天跳皮筋、藏猫猫,秋冬跳绳、弹玻璃球,反正就是游戏很多,课余时间不够。校长教我们音乐课,都是上世纪的红色经典,所以我现在都爱听老歌。体育课没人带,就是休闲活动,一阵疯玩。美术课三年级时老师教我们画动物,所以我曾经觉得我美术天赋不错😉。
快快乐乐进入中学后,我开始了我的住宿生活,那时候中学在我们镇上,走路去要一个半小时,因为我不会骑自行车,直到现在也是😓。所以我买了海绵垫,带着大箱子,装好书本、衣服、饭盒、生活用品,走进初中。初中是我最刻苦努力的三年,有过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当领操队员、考进快班、暗恋一个人、参加书法比赛、参加毕业晚会等等。但最重要的是考入一中,晚睡早起,点蜡拿手电,最终也如愿以偿。
考入了位于乌兰浩特市的乌兰浩特一中,进入高中后依旧住宿,认识了相知一辈子的同学。高中除了课业我们还有很多活动,去山上春游过、有校广播站播节目、我们班有自己的图书角、组织班级元旦晚会等,说实话现在都有些记不起来了。那三年我的高中进行了更新与转变,或许就是所谓的教育改革,我们的校服就是一大看点。但考大学是所有人的终点,大学的选择多了,目标不明了,压力也就随之大了。我郁闷过、跟父母哭诉过、尤其看着班级前距高考多少天的牌子不断变化,都会有喘不过气的感觉。
大学我考入了内蒙古财经学院,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大三时我的学校更名为内蒙古财经大学。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了军训,晒成了非洲人。学校社团众多,我参加了最喜欢的话剧团,参演了话剧《暗恋桃花源》,以及本学院的迎新晚会,我想这是值得一直记忆的东西。大学四年说实话我没有学习的记忆,估计只有毕业时每天改论文,答辩时最刻苦吧。但也有了兼职经历、实习经历,开始明白社会的概念。
到了2020年,我的小学被砍了,初中建了新的教学楼,原来的成了平地,高中直接搬迁了,只有大学还在原址,但也有了很多新的建设。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在变,物在改,也许只有记忆了吧。但无论怎样,愿所有和我一起走过的人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