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私藏小众景点
查看话题 >Escape to Myanmar | 彬乌伦小城,半世俗半隐居
缅甸泼水节的第一天,我从曼德勒去了彬乌伦。彬乌伦曾经是英国殖民者的避暑圣地,逃开炎热的夏季,如今的缅甸人民逢年过节也会拖家带口的在彬乌伦避暑。一路上,节日氛围非常浓烈,我坐在小轿车里,窗户没有关上的话,就会被“好意”地泼一身。这突然起来的热情一开始甚至让人感到有点气愤。司机师傅说,波给你的水,是不能躲的,那是新年的祝福。后来我也习惯了,从头到脚都会像浸泡在水里,夏季的凉风再吹到身上,瑟瑟发抖!记得一次,我从达彬乌伦酒店刚换了衣服打算上街闲逛,出门没走几步,有一个小孩冲上来往我身上泼水,让我顿时石化,一时竟然没想起来要拔腿就跑,山间的凉风掠过我的身体,把我冻得够呛。我脱下帽子,衣服,拧干水后再穿上,返回酒店换衣服,出来时故意避开那条小路了,远远看见那个小孩还嬉皮笑脸地等候在路边,随时打算往过往的行人身上祝福一番。
彬乌伦的风光和缅甸大部分的乡村之景不同,英式建筑和园林风光给这座小城带来了品味和格调。宽阔整洁的马路两边,修剪整齐的花园景观随处可见,路上行人稀少,零星散布一些商铺,即使是最热闹的泼水节,也不乏宁静优雅的本性。
👉🏻「 全文游记比较长,更多内容可以去我的公众号: Wanderlust Smile 」 👈🏻

在街上走累了,挑了一家干净,看着还不错的饭店吃饭。肚子饿的时候是来不及查攻略的,随机挑选的饭店是硬币的正面还是反面,是一个有趣的事情。幸好这次是正面,在这里我吃了顿很正宗的缅菜:咖喱虾,咖喱鱼,咖喱猪肉,咖喱鱼肉,咖喱蔬菜。缅甸菜离不开咖喱。你可以选1-2个主菜,主食,汤,水果,调料,小菜,蔬菜,全都免费!没有见过这么方便的半自助,这好像是当地非常受欢迎的工作餐,人均只要二十几块人民币。很遗憾我没记住这家餐厅的名字,服务员小妹不会英语,我也不会缅语,两个人咿咿呀呀比划半天,很多时候谁也不明白谁,笑笑化解尴尬而有趣的谈话。这似乎也是游历东南亚国家的常态,慢慢的我也放下了复杂的句法和所谓的高级用词——你的英语再好,对方听不懂也是白费功夫,索性回归最原始也是最高效的肢体语言沟通,最后问题总能得到解决。



在彬乌伦,我所住酒店的位置比较偏僻,大马路穿进小路后再往里走十分钟。正好一边走一边欣赏夜晚的乡村景色,星星,月亮,河流,农田,一切都离你很近。没有地铁声,没有大城市里日夜不停的噪音,寂静的乡村只有虫鸟蛙的叫声。很享受这远离城市,无人打扰的清净。晚上十点后,我便不在乡下路上乱窜了,带上在超市买的当地的汽水,鸡尾酒,零食,坐在酒店外的院子里看月亮,享受这种半市井,半隐居的生活。
彬乌伦这样的小城,总能轻易博得我的喜爱,还比如泰国的清迈,云南的腾冲,和彬乌伦都有些共同点,我非常喜欢,去了就不想走。抛开那些出名的景点,地标,这里的生活氛围让我觉得舒服。仔细地回忆起我的一位老师说过的话,她说喜欢漂泊的人都下意识会去找和自己的家乡类似的地方,无论他走到哪里,经历多少事情,她说这是一种寻根的过程,寻找一种自我身份的认同。可能当初你没得到过的认同,成为了一次又一次踏上旅途的动力。
开始我并不理解她的意思,后来想想是如此。二十岁离开家上大学,随后在上海工作生活了7年,这座大城市和我的家乡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我却快一年没有回去过了。和彬乌伦类似,我的家乡也是一座精致而安逸的小城,人们安居乐业,在结束一天的学习、工作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晚饭结束后,被大人拉出去散步,然后一起看电视。在小城镇,人们对于新鲜事情的态度是这样的:大家热衷于谈论,当作茶余饭后的八卦,却又只是谈论,那些拥有谈资的人总在各类社交场所如鱼得水。其他人很少有自己的观点,也许因为日复一日生活的单调,也许因为安逸舒适的生活缺少了向上的动力。人们对于真谛的理解出奇的一致,这种一致性成为在这拥有美好生活的前提。
在这异国他乡,我的乡愁再一次席卷心头。我强烈意识到,家乡曾经拥有的童年、少年时光已经再也回不来了。懵懵懂懂过着的日子,让我一度觉得它的意义只是在我人生中承载一段幼稚无力的时光,家乡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我不曾想到在离家后,自己会频频被类似的城市所吸引。我也发现,以为永远不变的地方,一点点有了微妙的变化,积累在一起,已经让你认不出曾经的家乡了。
儿时小伙伴长大后成熟的面庞还认得,冷静沉默的姿态已不认得。父母说话的语气还认得,他们脸上的皱纹,头上白发,日渐佝偻的身影已不认得。可惜,买到了回家的车票,却发现那里已经不适合自己,它只能在我的记忆中,保留曾经鲜亮的色彩。也会在我到达的每一个充满家乡气息的异乡的夜晚,举头望明月,感受到内心还有一丝牵动。


泼水节 VS 音乐节
缅甸的泼水节也是新年,泼水节将庆祝三天,所有人都有一周法定假期。彬乌伦的中心市场节日氛围极其热烈,似乎整个城里的人都出门了,大人带着孩子,学生三五成群,小情侣悠闲怡然,温柔腼腆的微笑挂在脸上。他们端着各式剩水的盆碗,看见你走过,喜欢你的话,一定会泼一碗水。市场的店铺门口,孩子们和顽皮的青少年直接接上了水管,对着来往的行人浇水,玩得超开心。中心市场设置了好几个舞台,有表演民族歌舞的,缅甸摇滚的,最大的舞台设在一片空旷的广场上,上空用民族风格的雨伞倒挂起来作装饰,极具异域风情。
随着音乐,我跑到人群里跳舞pogo, 当地人也非常欢迎我这个外国人。这里的年轻人喜欢各种类型的音乐,流行,摇滚,说唱,他们的民族音乐舞台反而没有什么观众。泼水节来到这里纯属意外,更庆幸自己来了音乐节,真实感受到了缅甸人对音乐、对生活的热爱。
撰文、图片、视频 / 荧草
发布于公众号:Wanderlust Smile
图文均为原创发布,未经授权请勿复制转载
🎬Previously on
Escape to Myanmar | 缅甸,穿越旧时光,寻找回家的路


© 本文版权归 Picaro Adelit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