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宁九郎:新戏与旧戏
看到《鬓边不是海棠红》第29集宁九郎对商细蕊说的一番话,颇有感触。宁九郎自小在皇宫中学戏,成为梨园魁首,直到辛亥革命爆发,他出了宫,之后一直寄居在齐王府。在这新旧世界交替的时段,他一方面羡慕革命党们的精气神,另一方面又怕他们毁了自己赖以生存的旧世界。他的这番感悟是许多前清遗老遗少的心声。老舍先生《四世同堂》里面的小文夫妇亦是如此,身为贵族但不得不在新时代的北平胡同里面苟活,但平日里却借助唱戏来沉醉于旧日的时光。
世界上任何时代的交替都难免让一些人无所适从。《飘》里面的南方贵族艾希礼在南北战争之后无法融入新的时代,因为他身上承载着太多旧时代的思想、习惯和生活方式。他只能看着他所迷恋的生活被历史的车轮替代,南方庄园之梦为之破碎。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有太多的变迁,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作为个体,我们到底应该沉醉于旧时代的文化,还是全盘接受新的思想?世界到底有哪些方面在进步,又有那些方面需要我们向古人看齐?
哈佛大学教授史蒂芬·平克最近出的新书《当下的启蒙》极大地肯定了新的时代,他列举了许多数据和图表,说明人类在各个方面,包括寿命、健康、食物、和平、知识、幸福都呈向上趋势。而这些,都得益于理性和科学。相信这本书的读者都会很受鼓舞,无比坚信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未来。
诚然,书中的数据都是事实,无从辩驳,但人类社会似乎不只包含理性,应该还有一条精神的道路。除了科学,我们很难自信地说在其他方面,诸如宗教和艺术,都远超古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中国,我们依然诵论语,读唐诗,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而在西方,古希腊的诗歌、悲剧、雕塑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也许只有在古希腊,才存在这一种真正的理智与精神上的平衡。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哲学与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交相辉映。之后的世界,我们或者为宗教而战,或者为科学真理而战,很难再把精神的真理和理智的真理协调起来。
所以我们要继往开来,以科学和理性开路,同时又要回望逝去的文明,以期达到新的平衡。如果我是宁九郎,既会肯定商细蕊探索开拓的新戏,也会为旧戏的精华引以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