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愛,我甘願放棄思考
1q84,青豆有了爱,就对领袖说:
“我不需要思考。”
读到这里,我好像做题得了答案一样雀跃。
但爱是什么?
爱是难的。
于是我还是思考。思考虽不能代替爱,但有助于理解与原谅爱。爱有时是纯粹的东西,有时则完全不是。
所以人类文明不定义爱,而定义善。因善是群居的利益基础,故而还需秩序加以维护。
再来人便思考。而思考借助语言表达,有时何尝不是一种无形的制约?知道得越多,知道得越少。可不思考又会被人说与兽类何异?如果采用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观,我是辩驳不清楚了。(因会表达本身就是一种优越的权力。)我更多时候都情愿站在灰色地带,为少数派发声。表达不但需要智力,还需要勇气。有美的花自然就有不美的花。但美与不美,向来无人能够绝对裁决。
如果思考只导人向偏激,党同伐异发展,不见得比不思考好多少。
(补充逻辑):因为需要善,需要秩序,人才思考出善与秩序,并为其定名。但这在我看来并不是要如高墙一样坚不可摧,它应该柔软地包容少数派。如果不是能够包容人类全体的“真理”,我们(囊括多数派与少数派者)为何追求?是人创造了文明,它虽有管制效用,但这不代表其不会更新,不会进步,已经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