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素抗病毒?每立康分享专家权威答案
大蒜素抗病毒?

李苏宜MD
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大蒜素是从百合科葱属植物大蒜的鳞茎(大蒜头)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硫化合物,同时也存在于洋葱和其他百合科植物中,学名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
新鲜大蒜中并没有大蒜素,只含有蒜氨酸。当大蒜被切开或粉碎后,大蒜中的内源酶即蒜氨酸酶被激活,催化蒜氨酸分解合成为大蒜素。大蒜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抗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淋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等众多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均证实可被大蒜素抑制。大蒜素还抑制真菌、病毒以及寄生虫的生长和繁殖。大蒜素还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护肝等作用。大蒜素是一种硫代硫酸物,具有抗氧化和巯基二硫化物交换的能力,可以激发出一些对人类有益的潜在能力。大蒜素具有防止遗传型病毒损坏的作用(可能与代谢活性有关系),对巨细胞病毒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其浓度提高而相应增强。 蒜氨酸可清理机体内部的过氧化物,抑制过氧化物的形成,烯丙基二硫化物、蒜氨酸、大蒜素和烯丙基半胱氨酸是防止自由基损坏的保护成分。

大蒜用于预防和治疗感冒有悠久的历史,近年RCT研究证实大蒜中的活性成分大蒜素有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
大蒜素内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活性物质是烃基硫代亚磺酸酪。研究发现,大蒜素可预防和治疗骨髓移植患者易并发的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大蒜素还能有效地抑制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破坏率十分显著。大蒜素能增强巨噬细胞溶菌酶的活性,是其抗感染作用的机理之一。
大蒜素可增强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天然大蒜液有增加T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加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大蒜素对肿瘤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是提高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对机体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且多与红细胞表面Cb受体有关。大蒜素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大蒜新素可增强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并持续上调IFN-γ表达等抗病毒因子的分泌而有利于机体清除MCMV病毒。大蒜素可通过增重中枢淋巴器官和外周淋巴器官提高机体免疫力。大蒜素可通过增加巨噬细胞活性,促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和B细胞的产生对免疫系统发生调节作用。

据药理及临床试验及实用的数据要使剂量达到2毫克/公斤体重才有效。一个人平均体重在六十公斤左右,每天应服120毫克左右才有效。以往在治疗病毒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病毒性疾病中大蒜素都具有极好的疗效。曾对大蒜素相关的物质做过抗病毒性能的比较, 对单纯疱疹病毒、副病毒、水泡性口膜炎病毒的抑制作用,大蒜素强于烯丙基硫代亚磺酸盐。在SARS暴发时大蒜素也曾起过良好的预防保护作用。大蒜素抗微生物谱广, 对许多病毒性疾病有疗效, 又没有毒副作用。所以,大蒜素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大蒜素不能以本身的形式分布到全身各器官。大蒜素被注入血液中,很快被代谢为丙烯基硫醇,而丙烯基硫醇也很快被代谢为二噻烯和阿霍烯等其他物质。大蒜素在体内经过各种复杂反应,最后大多形成烯丙基甲硫醚直接通过呼吸排出体外,其中有一部分还会转化为丙酮,随呼吸排出。因此,烯丙基甲硫醚可作为评价体内大蒜素的指标。由于大蒜素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低毒,安全性高的物质,其急性、亚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均无阳性发现,进行生殖和发育毒性试验也无阳性结果。目前为止未发现因食用过量的大蒜素致中毒现象,而无法确定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附: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科
打破临床学科划分壁垒,2013 年元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西区正式组建国内首支肿瘤营养代谢内科的整建制团队--- 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科,具有肿瘤内科和临床营养科双重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岗位,包括肿瘤内科医师11人、临床营养医师1人、临床营养师3人,公共营养师(兼)4人,临床药师和技师各1人,及肿瘤科护师(士)23人。病区开放床位55张,和日间病房。设肿瘤营养代谢门诊、癌性肠梗阻门诊,配备专业设备(人体成分分析仪、能量代谢检测车)和肠内营养配置室、肠功能检测实验室。专业应用临床肿瘤学和临床营养学技术手段,实施肿瘤学和临床营养学诊断,合理实施抗肿瘤治疗和营养疗法,治疗原发疾病暨相关并发症,纠正患者能量-营养素代谢紊乱,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