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
(断断续续的读完了这本书,强迫自己写读后感,本来想着找个夜深人静的时间,一边看着原文,一边些这读后感,为了让自己静下来,这段时间跑步,散步,读书,一系列的行动想让自己静下来,但最终还是选择喝的半晕的时间来写,还是觉得边写边想更贴合读后感吧,全书叙事主要以举例来自证,但后盼着作者给出结论的时候他却说我不愿意把结论定死,您自己的想法最重要,得给他点个赞呗,例子多是明朝那些事儿,例子们基本能让读者能断断续续的吧崇祯上位到归西的剧情补完,而之前在看一个up的扯皮视频里定义现在的视频观看和自行阅读的最大差别时在于带入与思考,揉碎与被动接受。。。所以觉得还是挺佩服这逼作者能这样坦诚的不给结论让读者自己悟,而我能悟了个啥?
潜规则这东西接触社会的人自然会体会,而作者做的,确实是在我本来的体会上更深潜一层呗。本书作者新闻从业者,因工作需要,体验各个行业,总结各个行业,从而锻炼了这样的思维模式,从而总结了自己的所思所想,与读者交流,而不是说教,挺好!难得!
而要交流的是个啥?
之前听说过“中国历代皇帝九层都是畜生王八蛋”,(比起烧杀抢掠的其他哥老官,COSPLAY汉灵帝让我更加印象深刻)也许这一点触及了我短暂的义务教育经历中盲区,然而这种说法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又那么的合情合理,本书作者观点也大致相同,而作者书中把这一历史情况出现的原因归结于教育 制度 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必然结果。
书中提到生存资源,而把人看做通过各种活动竞争生存资源的个体,活动种类大概概括为:农,工,商,官等 ,人的所有一切活动行为则是在竞争生存资源的目的下趋利避害。但官作为拥有“合法伤害他人的权利”的特权阶级,它在竞争生存资源的活动中相较于其他阶级有着极低的成本与风险。
如果把帝、官、百姓分做三个等级,那官就可以比作老中间商了,由于综合因素影响下的"帝"容易变“坏”,那么由帝制定的政策就多数为坏政,在坏政的影响下,贪官的生存竞争能力大于清官,也能高效的淘汰清官,那么在这个由贪官们形成体系的利益团体眼里,上下两个等级就都成了“冤大头”,其手段就是“信息”
在成体系的利益团体里,潜规则就成了个体趋利避害的真正宗旨,贪污受贿的手法很精彩,如打秋风、表礼水礼、程仪、碳敬、冰敬、门敬、跟敬、三节两寿等,“官”与其他等级,官厂之上的博弈也十分精彩。
在读者完全承认、认知、理解,各种潜规则下的博弈形成的能与面上的明规则相庭抗礼的体系后,你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明所以的失败,不明缘由的错误,看起来就不那么突兀了呗;辩证的思维被作者所提倡。例举各种贴近生活,却又打破常规的例子,然后引导读者思考,但又不下定义,这样不就是最好的引导辩证思考的方法么。
余哥写活着,写兄弟时给你下啥定义了么,没有,为啥我习惯在本书后面几章时那么盼望这作者给出定义,结论,近几年视频看多了呗,习惯吃别人咀嚼过后吐出来的东西让自己的牙齿和舌头退化了吧,恶心不?
受益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