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一篇800元的讲书稿?
不管是写哪一种类型的文章,只有了解其写作结构以及平台规则,你才有可能赚到一笔稿费。
当然了,知识量、文笔等等也很重要,但那些都是很主观的东西,只能靠你自己慢慢去练。
之前,我有专门写过一篇关于讲书稿框架的文章,于是就有很多人问我在哪里投稿。那这篇文章我就结合自己所投稿的平台,来谈谈到底应该如何写好一篇800元的讲书稿。
也许我这个讲书稿稿费和那些上千元甚至上万元的讲书稿比起来,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我想说的是,正是因为这样,刚入门讲书稿的人才更容易上手。

接下来,我就来细讲一下供稿平台——慈怀读书会,到底收什么样的讲书稿?
1、作者招募
在慈怀读书会公众号的后台可以输入“阅读达人”四个字,接着就会出现一张海报,上面写着“慈怀阅读达人招募”。
海报中会给出试稿书目,我们从指定的几本书中选一本,写好后投稿到指定邮箱。值得注意的是,试稿是没有稿费的,只有试稿通过后正式开写才会有稿费。
2、稿费/字数要求
慈怀读书会以前的稿费是600元一篇,后来涨到了800元一篇。
因为以前只要求写微信公众号一版讲书稿,字数在4800-5500字。后来改版了,不仅要写微信公众号的一版,2500字-3000字左右,还要写小程序的一版,6200字-6800字。
换句话说,就是小程序里的讲书稿是完整版的,微信公众号里的是根据完整版进行适当缩减调整的。至于具体要求还是要等你过稿后,与编辑直接沟通。

3、讲书稿框架
之前,我已经介绍过一般讲书稿的整体框架了,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所以,我就直接来说说慈怀读书会讲书稿的写法吧。
首先是固定开篇语。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固定开篇语,至于怎么写自己去看就是了。这个固定开篇语在写试稿的时候一定要加上,这样才显得完整。
其次是引题、破题。大家应该看过不少观点文,这些文章在表达一个观点前都要用一些引入语,然后慢慢引入到自己要表达的观点上。
举个例子吧,我之前有写过《超级大脑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开头我是这样写的:

这样写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出接下来要讲的这本书,一定要提及书名,然后对主要内容做个概括。

再其次就是简要介绍作者,挑拣能引起读者兴趣的部分介绍,不要把一大段文字往上一放,会显得很累赘。
以上这几个部分加起来的总字数,我一般分配到400-500字。
接下来我们就到了正文部分了。
以前的正文只需要四个部分,现在的要求是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大概写到1100字左右,五个部分算下来差不多5500字左右。

我们在写讲书稿的时候,不可能将一本书的重点全部写下来,而是要选取我们认为重要的五个点,再分别展开叙述。
对于干货类书籍来说,每个部分都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个步骤。
以《超级大脑的七个习惯》中的一章“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具有懒惰性”为例:
第一个部分“是什么”:我们的大脑具有懒惰性,懒惰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二个部分“为什么”:大脑为什么具有懒惰性呢?这个部分除了要告诉读者原因,还必须要用书上的一个故事或科学实验,进行证明,这样才会更有说服力。
第三个部分“怎么做”:想要摆脱懒惰的状态,我们应该要做到哪几点?
在“怎么做”这个部分,也就是方法论这个地方,不要说太多的方法,大概列举2-3个点,每个点简单说两三句就可以了。

最后就是总结。
之前写过的讲书稿一般框架,在最后都是“首先,我们讲到了什么,其次,我们讲到了什么,最后,我们讲到了什么”。然而,慈怀读书会要求的讲书稿省略掉了这一部分。
我们在最后需要做的就像是观点文的结尾一样,用名人名言或金句等等,由浅入深的进行总结、升华,字数在400-500字。
这样三大部分的数字结合起来差不多就在6200-6800字之间了。
在此之前,我写干货类的讲书稿比较多,所以,以上提供的方法也是针对干货类书籍的。小说类书籍的讲书稿写作方式还在尝试中,等掌握一定的方法后再继续来分享。

一篇优秀的讲书稿绝不是照搬书上内容,那这里面就涉及到如何阅读、如何选取重要点、如何组织框架以及如何写作的问题了。
对于如何阅读选取重要点,我的建议是先去练习阅读速度,训练自己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感兴趣的话可以多去阅读“阅读类”的书,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实用性阅读指南》、《高效能阅读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等等。
那如何组织框架呢?我一般在阅读的时候就把重要点给选取出来,然后利用思维导图,把每一个重要点进行展开。

上图就是选取的思维导图的一部分,先把五个点给选取出来,然后将每个点的补充内容给填上去。
你也可以多选几个点,等大框架出来后再决定到底写哪几个点。这种方法不仅提高效率,还让你对于文章的框架一目了然。
至于如何写作问题,那就得尽量多写多练了。假如你是个新手,可以多练几篇讲书稿再进行投稿,毕竟写作功底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的。
虽说现在人人都可以靠写作赚钱,但很多人在靠写作赚钱之前,都已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磨练了,绝不是拿到一本书就能写出像样的文章来的。
所以说,不管怎样还是要先把自己的文笔、逻辑、语言表达等等给训练好,然后再对照平台的收稿要求,按要求写作,这样才能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有所收获。
我们只有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未来才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