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的一万个理由
查看话题 >17天复活节长假 Day 7
我自诩为小太阳,散发光和热,照亮四周,温暖人心。我想我是天生了个善良的心地,并且一路的成长总有许多扶持相伴,既然我得到了来自各方的关怀,那么我也愿意传递幸运,去帮助另一个人。但是这一切都应该建立在量力而为的原则之上,不要让对他人的好泛滥进而自己变成烂好人,不要陷入需要用帮助他人这种方式才肯定自我的怪圈,不要将他人应面对的挑战强加成自己的责任或感到愧疚,不要缩小更不要放大自己对他人的价值和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每个人都有独立的空间。
在前几天的日记中我提到过认识的朋友遇到了麻烦,我很热心地给他鼓励和陪伴。我感觉自己像是预防自杀协会或是青少年援助中心的志愿者😂,充满了使命感。大概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我每天和他保持联络,确切一点来讲,是我高频地单方面联络他。他的世界好像黑洞,吸走了所有能量,不吃不喝,整日躺在床上发呆或者玩电子游戏。然后用仅存的那么一点清醒和良知告诉我他也不喜欢这样颓废的自己,但却无能无力。他冷漠的态度没有打消我的热情,我还是一如既往地耐心开导他,鼓励他。我想我是相信金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骄傲的自尊和懂事的孝心使得他一直没跟父母讨论自己的问题。可如今这个问题已经是无法自己解决的,在我看来,自然要跟家人坦白,因为家庭永远是最坚实的后盾。在他纠结了许多时日,四处寻法,不得不接受自己没有任何解决方案时,最终和家人开诚布公。令我没想到也不想评论太多的是,他的家庭似乎真的没那么坚实,也好像不是后盾。父母是难过,姐姐是苛责。这些难道是现在的重点吗?我非常讨厌在面对麻烦时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怎么会这样”,而不是“我们想想看怎么办”。他开始后悔和家人的坦诚,所以我也会觉得有点内疚,因为我支持了他鼓励了他这样做,可他收获的没有帮助,是更多的批评。这种时候不禁联想起我的家,那个可能也没多大能力但一定会永远支持你的后盾,十分感恩。他开始变得更加自闭,甚至不想走出自己的房间。我也感到失落,一部分是对他的失望,一部分是对自己努力无果的可惜。我想我应该承认的是,我在帮助他的过程里也发现了自己的障碍。在我得知他的坏消息后,我就把自己视为其中的一部分了。在我参与越多后,我就越希望事情有好转,因为我非常努力,我期待回报,但是我也迷失了,我的非常努力并不等同于他的非常努力,而他的路,是必须而且只能他自己走下去的。复活节长假和紧张的疫情分别给了我充裕的时间,限制了我活动的空间,这些也让我不自知地投注了过多的精力在他的身上。头脑中有个神经无论在白天或黑夜都保持清醒,因为在等待他回复我的信息。对自己的灵魂拷问:我是有多渴望被需要呢?这不是我想要成为的样子,我要学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原本在疫情期间是不提倡外出活动的,但想到他把自己封锁在小房间的画面就不由得担心,主动邀约了一万次都没能让他踏出房门,更不要说走出家门了。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我走向山,我也要和山说再见(是真的“再”“见”,不是不见,也不是天天见,疫情期间的“见”=联络)。星期四的午后,我去尖沙咀买了两本书,一支笔和一个本子,然后去送给他。我一早就发信息告诉他我晚上会去找他,但一直未得回复。走了一大半路后他开始一边道歉一边希望我回家,因为我已经向他的方向走了一万步,所以不曾想到他要走的那一步依然艰难,我也从不喜欢强迫别人做什么。所以,在即将到达他家的前两个站,我换乘了回家的地铁,心情轻松,原来,这一万步,不仅是为他,也是我自己需要走的。在我转头回家的时候,也删除了微信里和他的对话框。我不是真正的太阳,不可能源源不断地生产能量,所以我能同黑洞抗衡的时间有限,我感到疲惫,我需要小憩一下。星期五,他发信息来说他跑步了,也和他妈妈聊了天,我回复说,“挺好的,慢慢来”,这些话是对他说的,也是对我自己讲的。之后是安静的星期六和今天,我想我可能会去检查下黑洞,问候下山,然后再继续也安静的星期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