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顿的精神疾病与苦难童年的关系
上次提到伯顿婴幼儿时遭遇的打骂虐待,是否和他后来患上精神疾病有关,今天果然查到了,他因此患上了边缘型人格障碍。
如何诊断?以下这些症状里,符合五条以上,就可以确定他是否患病。 一:强烈的害怕被抛弃 二:不稳定的关系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婚姻、恋爱) 三:自我印象的不稳定(有时候清楚自己的优点,有时候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四:冲动行为和自我毁灭行为 五:自杀行为或者自我伤害 六:情绪起伏大 七:长时间的感情空虚(自感孤独缺爱) 八:强烈的愤怒 九:时段性的偏执,与现实失去联络(用酒精毒品滥交之类逃避现实) 一共九条,伯顿条条符合。 再看看患病的原因。
边缘性人格的五大罹患可能因素为: 0至3岁的婴幼儿的照顾品质(婴儿期他被母亲打耳光、抛弃、薄待) 3至12岁孤单的童年经验 童年的分离创伤经验(母亲死后他被送到姐姐家,开始寄人篱下) 家庭的不良气氛(失职的酒鬼生父,暴戾的姐夫) 童年虐待。很多患有这种障碍的人都表明在童年时期受到过性或身体虐待。(被姐夫的母亲殴打,火炉烙手) 忽视。一些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病患在童年时期严重缺乏关爱,被忽略甚至被遗弃。(生父把他扔去他姐姐家,不记得他排行第几,50英镑把他卖给同性恋男人;被姐夫苛待,多次被逐出家门) 多数病人的童年与家人分离,被忽视,双亲有冲动和忧郁的特质 (生父酗酒家暴) 幼年时就被迫担起成人的角色或角色替换(他七岁开始四点半起床干活赚钱) 人格成熟的过程受到阻挠,与父母分离并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受到破坏 (他在无父无母的情况下成长) “很多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都有一个童年被虐待的经历,被忽略或者强行离开照料或者爱护自己的亲人,导致人格的部分分裂,无法将好与坏两极融合,无法对世界产生统一和综合的观念。
从而对于世界缺少安全感,形成绝对好和绝对坏的期待,而这两者都不是现实的,只好在这两极震荡——形成一种极其不稳定的人格。”
这不是和61年的《纽约时报》对伯顿的报道一模一样吗?那篇文章里说他因为幼年失去母亲和童年阴影,发生了人格分裂,从此再也没有恢复正常。 “患者对别人对待他们的方式可以很敏感,当受到善意的表达会感到强烈的喜悦和感激,受到伤害时会强烈的哀伤或愤怒。(伯顿喜欢舞台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观众对他的热爱和掌声)
不合适的感情模式总是一再循环。例如典型的女性患者会再回到施暴者的伴侣身边,再次受虐,男性患者则和不适合的对象交往,且总是一再循环。”
原来这就是伯顿明知道泰勒很糟糕却离不开泰勒,一再回到她身边的原因。
“当他们恋爱时,会以某些手段操控对方,像是抱怨身体不适、表现出虚弱或无助、自虐、自杀等,意在引起对方注意并获得照顾。疯狂地努力以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来的遗弃。”
这就是伯顿每次骂了泰勒就立即买珠宝求原谅的原因,他太害怕泰勒不要他了。而且他确实会用自虐自杀的手段来博取泰勒关注,或者以此挽回泰勒。 “患者非常害怕孤独和被人抛弃。当面对分离、被拒绝或即将失去外部支持时,可出现强烈的应激性反应,以千方百计地避免分离情景,并有可能采取极端行为如自杀、自残自伤等来阻止被抛弃。
当感觉到被抛弃时,有的患者会自我隔离。但是他们内心害怕孤独,缺乏自我安慰能力,往往需要通过各种刺激性行为和物质如滥交、饮酒、吸毒等来排遣空虚孤独感。(这显然是他和泰勒婚姻破裂前后疯狂滥性的原因)
由于对人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而长期处于孤独状态,则可能成为性瘾患者、酒鬼、吸毒者。(这也是伯顿患上社恐,必须喝酒才能社交的原因)
尽管有着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以及因为恐惧而对他人忽冷忽热,但是实际上内心需要时刻有人陪伴获得感情的慰藉。(伯顿经常大骂身边的无辜者,却害怕一个人睡,必须有人和他同床共枕)”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患经常从事冲动和冒险行为。这种行为经常伤害到他们,无论是在感情、金钱或是身体方面。 比如,他们可能鲁莽驾驶,可能进行不安全的性行为,使用非法药物或去狂热消费或赌博。为了放松情绪经常有自杀行为或者进行自我伤害。(伯顿经常这样作死)” 伯顿为什么看起来活泼开朗,实际上敏感脆弱玻璃心,遭遇一点小挫折都好像天塌了一样 ,甚至会尖叫大哭?
“边缘性人格患者感受的情感是比其他人更深且长的,对情绪的敏感度、高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好也有坏。
边缘人格患者常常格外的理想主义、充满快乐、令人喜爱。然而当他们感觉被负面情绪征服时,会感到强烈的悲痛而非难过,羞耻和丢脸而非轻微的难堪,愤怒而非烦恼,恐慌而非焦躁。尤其当感受到被拒绝、孤立和感到失败时特别容易受伤。”
为什么德哈维兰说,“理查德伯顿一旦感到沮丧就会大发雷霆?”
“虽然边缘人格患者也容易感到强烈的喜悦,他们特别容易感到烦躁不安,或心理和情绪上的困扰。感觉被背叛,想要伤害自己,感觉完全失去控制。他们在处理或逃离强烈负面情绪时的努力可能引起自我伤害或自杀行为。
边缘人格患者在遭遇到应急性事件时或在较强的情感压力下,特别在遭遇到应激性事件时,极易出现短暂发作性的情绪不稳、紧张、焦虑、易激惹、惊恐、绝望和愤怒。” 伯顿为什么闲不住,明明病痛缠身还一直在工作,在玩女人?
“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常常处于一种慢性持久的空虚感和厌倦感中,感到忧心忡忡、悲观厌世,感到生活没有意义,常产生无助感、无望感和无价值感。为了解除内心的空虚,患者不断的找事干,做事有始无终,一事无成。”
“极度的空虚和孤独转化为一种身体上的亢奋,亢奋聚焦到生殖系统上,用性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空虚感和孤独感。既便他是处在人群中,他内心里始终会有长期的空虚感,所以,这些症状多会转化为性瘾者。”
伯顿为什么喜怒无常,很多时候只有开心和生气这两种情绪?
“这一类的人情绪是一会开心,一会烦恼,心境的长期不稳定。容易被激惹,一会焦虑持续了几个小时,一会脾气暴躁又持续了几个小时,一会又开心了几个小时,情绪根本无法控制。” 这是完全治不好的病,大脑发生了实质上的病变: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神经影像学研究结果显示:脑结构功能不良。MRI研究发现患者海马和杏仁核容积减低,或者仅杏仁核容积减低。”
伯顿患有颞叶癫痫,大脑海马区渐渐萎缩,这无疑加重了他的这种障碍。
可怕的是,这个病不存在发病期,一直存在。犹如你的天性一样,如影随形,跟你到死。从不会有一天让你歇口气,暂时正常。
这个病直到现在都没办法用药物控制。严重了需要住精神病院,以避免自残自杀。
“50%~70%的患者有过冲动性的自毁、自杀行为,8~10%的患者自杀成功。是一种高自杀率的疾病。突发性的暴怒、毁物、斗殴、骂人也是常见的冲动行为。”
唉,不幸的童年落下的病折磨了他一生,最终也害死了他。害死他的凶手还有他从母胎里带出的血友病,上帝给他投到这个家庭真是叫他下地狱的。
伯顿多么需要得到别人善意和关爱啊,他因此感到的兴奋会比正常人来的更猛烈,也持续更久,难怪他总是那么容易开心,经常笑的。
弦断秋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讨好型人格也是有极限的
- 《理查德·伯顿去世,享年58岁》(全文翻译) (1人喜欢)
- 为什么人们爱看殉情 (1人喜欢)
- 《伊丽莎白·泰勒的最后一任丈夫讲述了他们的婚姻》 (5人喜欢)
- 《为什么女人无法抗拒理查德伯顿》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