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日式精要主义生活法则》石原左知子 导出笔记
这是客厅的左半边。 一开始这里因为采光不好,所以很昏暗, 我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改造,各种各样的变化非常有趣, 后来我还在墙上画了树,形成了现在的风格。 家具里面没有箱箱柜柜等物件,不会给人沉重的感觉。 这或许也是我家看起来明亮又宽敞的原因之一。 无论是买衣服还是家具,是否只要是贵的就一定好看呢?事实并非如此。 即便是便宜的家具,也能打造出美观的房间;即便是便宜的衣服,也能穿出美妙的味道。 家具里面没有箱箱柜柜等物件,不会给人沉重的感觉。 建议1:不要把衣服和家具当成“一辈子的东西” 当买到一直憧憬的昂贵家具时,其实并不意味着它将属于你一辈子。高档品还有所谓的名牌产品,并不会因为高档或是名牌就能保证它们能陪伴你一生。 建议2:也不要把房子当成“一辈子的东西”
我租房子住其实主要是因为自己习惯了自由。 说实话,一直住在同一个地方,看着同样的天空,我会感到厌倦。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开始觉得住处可以只是偶尔“留宿”的地方。 建议3:让家不停变化吧 竹子随风摇曳的景象让人无法想象房子所处的位置竟然是在城市的中心。这一点深深吸引了我,于是我才决定“好了,重新装修之后就在这儿住下吧”。 然而,虽然当时觉得是“正确的选择”,但在白色房间里生活了几年之后,我心生厌倦了。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的心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就会产生想要改变居住环境的想法。我觉得这就像是大自然的规律一样。 [插图] 原来整个房间都是茶色调的,我把显得阴沉沉的房间涂成了白色,然后在墙上进行涂鸦,没想到房间竟变得如此让人舒心惬意。 建议4:门户开放=头脑开放 其实我连门也不喜欢。以前我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除了卫生间和浴室,其他房间都没有安装门。我不喜欢门已经到了这种程度。我实在是接受不了房门紧闭这件事。关上门总觉得空气无法流通,内心得不到安宁。 住房只是“当下的寓所”,不是所有物,这是我的观念。没有门和窗帘,空气和人都能自由移动,这就是我喜欢的生活状态。 建议5:使用物美价廉的家具,享受轻松生活 大型的、太有存在感的家具放置在家里的话,那么无论如何它都会出现在你的视线里,室内装潢给人的印象就会固化,如此一来,就会与“清风穿堂而过的房间”背道而驰了。 桌子、沙发、椅子,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便宜货也无所谓。适合这个房子才是最重要的。厌倦了可以涂上别的颜色,或者爽快地买新换旧,然后乐在其中。这便是我的家具主义。 建议10:只保留真正会用到的东西 “闲置的东西”,其实就是不需要的东西。 东西多绝不是一件坏事,不过不用的东西太多就毫无意义 只留下真正会用到的东西,把它们摆放在架子上或是挂起来,以“可以看见”的方式进行收纳,这些东西才会焕发出生命力(关于收纳将会在后面详细讲述)。 建议12:房子必须要有露台才可以 我推荐大家在阳台上摆放绿植,这样你就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自然的力量可不容小觑。
如果对事物过于贪恋,失去的时候就很容易受到打击。如果能够摒弃这种贪恋,那么人就能够变得自由、坚强。——石原左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