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家教|父母的这种行为就是助长了未成年人的成人化消费!
在哈尔滨市一家商场的化妆品柜前,一位母亲领着10多岁的女儿一起挑选化妆品。母亲买了一支口红,刚要转身离开,可是女儿却拉住母亲的手不放,说:“妈妈,我也要买。”
母亲面露不悦,可是女儿哭闹着就是不松手。最后,母亲只好给女儿买了一款100多元的面膜和一种法国产眼影。
面时他人的疑问,这位母亲说:“孩子的不少同学都在用化妆品,过年了,给孩子买了也算了却了她的一桩心愿。
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其特定的消费倾向,这本来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如果这种消费倾向发生错乱,就可能会对个人身心产生不利影响。在这里首先要提醒父母不要助长未成年人的成人化消费。

在本案例中,口红、面膜、眼影显然都不是这位小女孩所应当使用的物品,这位妈妈因为经不住孩子的哭闹,并且“孩子的不少同学都在用化妆品”,所以也给孩子买了一款,实际上就助长了这种未成年人的成人化消费,是非常不妥的。
看看我们的周围,这种未成年人的成人化消费现象似乎愈演愈烈。特别是拍写真、买补品更为普遍。一些家长为了奖励孩子获得好成绩,或者庆祝孩子过生日,常常带领他们到影楼拍摄写真集。十来岁的孩子就像大人一样化妆、拍照,本意是留下青春丽影,实则是“肉麻当有趣”,让人看了觉得非常不协调。
滋补品也是如此。所谓补品,其消费对象本是老弱病残者,可是现在已经重点转移到了青少年身上。尤其是所谓具有补钙和增长智力等效用的滋补品,销售一直看好。
像以前专门孝敬长辈的西洋参和蜂王浆,在初中毕业考高中、小学毕业考初中的年龄段也大行其道,真令人大跌眼镜。如果因为溺爱孩子而害了孩子,想必不是这些家长的本意吧?

(1)纠正过于讲究吃喝玩乐的畸形消费观念
有些家长特别是条件优越的家庭,生怕孩子“受委屈”,动不动就给孩子零花钱,鼓励他们在忙碌时下馆子。殊不知,久而久之就培养出了孩子们过于讲究吃喝玩乐的习惯,在消费方式、行为方式方面趋于早熟。这样的花费,每月要好几十元,甚至好几百元,无疑会造成孩子们的畸形消费观念。
例如,饭馆本是成年人聚会的场所,网吧更是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场所,可是这些地方处处可见孩子们的身影,所谓“花钱买情调”的观点不绝于耳。
在太原市一家装饰格调和饭菜特色久负盛名的饭馆,悠扬的萨克斯演奏与柔和的光线飘逸其中,令普通工薪阶层望而却步。可就是这样的高档场所,几个十几岁的孩子在嬉笑着用餐,另一个孩子很熟练地掏出信用卡划卡,一边约定下次聚会时间,一边在成年人惊讶的目光中欢快地离开酒店。
据服务员介绍,这些孩子都是某小学3年级学生,是这里的老顾客了!“老顾客是怎样诞生的?毋庸置疑,是得到了他们家长的默许,那就是提供资金保证。

(2)要重视成人化消费会给孩子负面影响
什么叫孩子?孩子本来是和天真无邪、童心淳朴联系在一起的。天真、活泼、质朴就是他们最宝贵的天性。
然而,成人化消费却带给他们许多负面影响。从短期来看,会干扰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形成相互之间的攀比以及爱慕虚荣的心理,甚至会造成身体发育不正常的早熟。从长远来看,久而久之会产生消费心理的畸形发展,甚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分辨能力很弱、模仿能力较强的时期之一。他们很难对金钱这一复杂事物做出正确判断,所以,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