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如何刻画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依然是观《实习生》有感,但是这篇其实是基于上一篇品牌塑造而来的。
在这个电影里的人物角色基本上都是个性鲜明的,比如说主角本,就是一个绅士,整个故事都是围绕他展开的。我们说他是一个绅士,是因为他穿西装,打领带,对人彬彬有礼,对自己严格要求。但是我说他彬彬有礼,对自己严格要求的时候,假如你并没有看过这部剧,你会说:“哦”。但是如果我换种说法,说他会称呼需要他帮助的小助理贝基为BOSS;他在身上常常会准备一块手帕,来应对女生哭泣或出糗的情况;他会在上车前为女士开车门;在别人探听消息的时候说无可奉告,并且在别人进一步探听的时候说他听不到。或许你并不觉得他是绅士。但是你依然会对这个人物有一个认识。
就像我们说我的妈妈很好的时候,喜欢举生病送我去医院的例子,就是因为我的妈妈很好这样子太苍白,不要为这个人先下判断。描述出来,让你的读者去判断,这个人是个怎样的人。
朱光潜先生说:“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作者,还在于读者。”千人千面,会为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
就像前一段时间的DINGDING在线求饶,就有很多作者在这个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创作,延申了作品原有的生命力。所以我们在刻画一个人物的时候,不要写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用事情去表现这个人是怎样的,事件的描述越激烈,人物形象越鲜明。
所以在电视剧中或者小说中坏人我们对坏人恨之入骨的情感,可能正是作者的精心描写,因为人物形象鲜明,所以才会引起情感的共鸣。骂坏人就够了,就别连着作者一起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