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才发现的生活真相
查看话题 >干货!决定职场生存状的方法
尽管最近两年来,自己吐槽工作、领导、同事的功力大增,但仅仅只是先吐为快,学到的干货还是有的,亲身实践了理论方法如何真刀真枪改善工作现状的,干货这就拿出来。
背景:非常不好说话的女领导,多疑、敏感、好争强,喜欢整人 方法:改变心态、换说话方式 见效时间:半年 好处:为难的次数大幅减少 弊端:耗时有些太长

心态篇 我第一次听说“80%的能力问题,实质上都是态度问题”还持怀疑态度,可当改变了态度后,发现三分的态度竟然真能发挥七分业务才能换来的结果,态度的方向和程度都不太好掌握,做过了成为马屁精,做少了没动静。技巧来喽: 方法一:改良消极情绪 在这样的职场环境里,你可能会和我一样,无法投入其中,一直苦寻解决之道,却始终不得要领。 我周围很多同事之所以完成的工作马马虎虎,平常总是拖延、敷衍、推诿,或给领导、同事挖坑,便是深陷这种环境中,原因往往不在于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凡事混过去就万事大吉,对自己、对工作也没有要求。
然而,对待不屑一顾的小事的态度正是奠基职场位置的最坚实根基,“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说过:像谈恋爱一样工作,热恋中的情人,在旁人看来目瞪口呆的事情,他们却处之泰然;工作也一样,应该迷恋工作、热爱工作、拥抱工作。
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你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则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在别人看来,“那么累、那么糟心,无法坚持”,但如果你迷恋这个工作,热爱这个工作,那你就能够承受,一切都不在话下。稻盛和夫以自身经历告诉我们:只有改变心态,爱上自己的工作并为之努力,才是通往成功的不二选择。
回到我,短时间内辞职换岗成功不了,留在这里就必须我决定改变自己的“心态”。即使做不到很快就投入工作,但至少“厌恶工作”“排斥领导”这种负面情绪必须从心中排除,先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再说。
所以女领导再折腾,都不会影响到我的工作进度,如果她训我一天,那我下了班加班也要把工作完成。不求她认可,只求自己踏实,再小的工作也要完成到竭尽全力。
非常喜欢一个道理,一流高手不仅能把鲍鱼、松露这些顶级食材,做成珍馐美味,更能把土豆丝这种家常小菜做到唇齿留香,这才是真正的难事。这也是为什么厨师界认为真正考验厨师功力的,恰恰就是家常小菜。
不能被消极情绪影响了自己打基础、提升能力是机会。顶尖高手,往往在常人注意不到的小事上都展现出一流水准。这也是很多普通人无法成为高手的重要原因。
所谓的“有态度”,就是你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善用选择的力量,一点一滴,调高你的人生天花板。 方法二:专注人格“修行” 修行者们在刻苦修行中磨炼自己的灵魂,职场环境不佳,还没有适合自己走的环境,那就利用这样的环境“修行”自己,整理自己的心绪,磨炼自己的心志,造就纯粹而优秀的人格。
近两年来,我遇到目前这位属于“小人之心、难相处”、但是综合协调公关能力很强的领导,她会给我下马威,刚共事时,我做再多的工作,在她眼里都处于真空状态,心情不好时还会训你几句“莫须有”,难听的“脑子缺弦”“饭桶”的词随口喷,还会故意使绊子,没有困难给我创造困难上,打压我的一切工作。最初的一年里,我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分分钟被击垮,焦虑、抑郁、痛苦…… 但当我跳出这个圈来看待这事时,发现这是一次很好的磨炼灵魂的机会,在稻盛和夫《活法》中提到六波罗蜜中的六项修炼,其中忍辱——不屈服苦难、忍受苦难这一条,是值得实践的。人生在世,波澜万丈,将遭遇各种各样的苦难。但是,不屈服,不逃避,忍耐并不断努力才能锻炼我们的心智,磨炼我们的人性。
“忍辱”就是忍耐、坚忍不拔。按释迦的说法,我们在人生过程中遭遇的各种事情都是不确定的,今天幸运,明天就可能倒霉。我们眼前发生的现象是变幻不定的,所谓人生就是“诸行无常”。“波澜万丈”,这就是人生。
“既然诸行无常,人生就是苦难。”这是释迦的话,忍受这苦难的人生就是“忍辱”。回到职场看工作环境里经历的不快乐,就是一种“苦难”,忍住这类“苦难”,不被“苦难”压垮,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这类“苦难”,就是为今后创造幸福。
专注自我成长,应该拥有卓越的技能不必说,更应该从工作体验中归纳的坚定的哲学,养成厚重的人格和敏锐的洞察力等等,这些是受益终生的,况且,我就不相信这个领导会控制我一辈子。
那来检验一下我的修行结果:
1.格局提升。学会管理情绪了,很少发火,不会为不重要的人(上面女领导)生气,把注意力真正放在值得我花时间关注的人和事(比如写的这篇文章)上面。 2.思维模式多元。结合实践结果,将遇到的事情和人物都可以嵌入到不同的思维模式里,生动形象地学到了换位思维、流程思维、可视化思维、系统思维。 3.认知边界不断提高。自己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同步于客观世界的事实~ 读书,积累经验,反思,复盘,抽丝剥茧找到现象的本质~ 说话篇 说话其实是天赋,我小时候不爱说话,后来突破自己,开说后总是尬聊、或总担心自己说错话。在职场上碰到这么难缠的领导,我不得不逼着自己升级打怪兽的能力,一方面改善心态,而另一方面就是学以致用说话的技术了。 以前工作场合,和领导的交谈仅限于领导提问我回答,但在机关不跟领导说话,存活得会非常尴尬,可又不知道聊什么,原因有两条:一是放不开,担心言多必失(事实如此);二是没话说,找不到聊天话题(也是事实)。
针对情况一“放不开”,方法是先明确一个思路——眼睛要比脑子跑得快,脑子要比嘴跑得快,俗称“眼力见”。
与领导交往,首先要用眼睛观察,察言观色,明察秋毫,弄清楚现场的气氛、情况,摸清对方的心情、状态等,这相当于收集材料;然后将看到的情况经过大脑思考、梳理,得出相应的话题,这相当于整理加工;最后将加工后的东西表达出来,这相当于销售产品。
整个步骤是:收集材料→整理加工→销售产品,与眼睛→脑子→嘴相对应。
鉴于我这位女领导的性格,每当我不用眼睛,甚至是不经过大脑,说出一些自己还没反应出来已经与气氛不符或让她反感的话,那个场面甚是“悲壮”,就差把我杀了。多次这样的回合之后,更巩固了我实践上面的说话思路,技巧有两个: 1.窍门一:发现+赞美+提问 发现:通过观察,发现对方身上可以用来赞美的方面。赞美:对象分两种,一种是先天的,如外表等;一种是后天的,如能力,赞美第二种效果更好。结合自己的性格,我只用第二点,提问:求问赞美的点,给对方机会让她发挥展示一下。
2.窍门二:同意+重复+解释 同意:同意对方说的话,态度要恳切。重复:重复对方说的意思。解释:解释为什么同意,通过细节来验证。 案例:最近领导依旧往群里发一些文章,但也不说让大家干什么,大家默认的是表态,以前回答都是统一的“收到,认真学习”之类的,但通过学习说话之道后,我快速拆解了文章要素,将可以借鉴的点分享出来,当然没忘了感谢一下领导。


总结:和领导没话说,关键是没用眼睛和脑子,把这两条用起来,肯定有成效。当然这两个方法也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运用于谈话的开头阶段。真正的高质量交流还要靠思想、内容取胜,而这往往是能满足领导的需求。那对方的需求是什么呢?这还要用眼睛和脑子去观察、思考、总结。 终级方法:学习
兜底:如果工作上出了重大BUG,但领导完全不支持你补,请立即止损。 我的职场环境里,出于各种原因周围人多数都不愿意、不敢指出问题,还有多数完全发现不了问题,眼睁睁看势态走向不可控制。不要以为江湖太远,你就可以放弃自己的坚持和态度,反而就是这些东西能够决定你能在江湖上走多远。要么止损业务工作,要么止损自己在这个环境里内耗。
祝大家在职场路上能够走得更高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