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也很美
上了大学,我经常羡慕来自大城市的同学。底气很足的样子,谦逊有礼的样子,见过世面的样子。开学第一课,是重庆来的h,请全宿舍吃了一顿披萨,满满当当五个披萨放在宿舍的桌子上,是我们六个人的第一餐,客客气气的。后来虽然熟络了,再后来又变得客客气气的。
在这之前,我最多就是和同学们分吃一包奥利奥,或者一大包辣条。一边笑话别人,“还是别人的香是吧?”,一边伸手摸另外一个人手中的零食,一大桌子,不亦乐乎。
晚上十一点之后,老师也就不再巡逻了,夜里没有老鼠,但是夜猫子一个比一个多。我翻身下床,借着月光遛到隔壁宿舍,没办法,泡面还是别人的香,人间美味泡面的汤。冬天就缩在被子里七嘴八舌的聊天,夏天一起坐在阳台上,“你说以后咱们会去啥地儿啊?”“还远着呢,想他干啥。”我知道不远,所以别人的高考倒计时也许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可是对我来说,总有一种好日子就要到头的紧迫感。
每个小休周末,女生宿舍总是相当的热闹。携家带口的来看望女儿,洗洗刷刷的,“你看看你邋遢的,自己的衣服不知道洗吗?”,“人家不是等你来洗的吗~”。我总是梁阿姨李叔叔的喊的不亦乐乎,这边给我个红烧大虾,那边递给我一个新鲜的大苹果。虽然我总是也晚上偷偷抹眼泪,为什么妈妈总是不来看我。
这个城市没有海,但是却有蜿蜒柔软的沂河,有亚洲最大的大坝。我家就在沂河边上,离闹市区不远,但是却听不到多少车来车往的喧闹。沿河的公园没有门票,一年四季的风景都免费,但是毫不敷衍每一个游客。就算每一个游客都快能闭着眼睛在这里闲逛了,也还是乐意携家带口在河边吹夜风。
夜里的沂河边灯光摇曳着,对面的“临沂之珠”(我乱起的)和楼房的风光相映着,被人称作小外滩。我一直想去看看真正的大上海,可是在上海颠沛流离了几天,看了洋人国人天南海北的人都在看的外滩,觉得还是自家的阳光沙滩好。我扎着马尾把大额头露出来,穿着人字拖,迎面吹着新鲜的风。河对岸的那些灯光温柔不扎眼,倒映在河里的影子歪歪扭扭,像是小孩子乱涂的油画。那灯光始终注视着我,无论我在哪里,都在等我回家。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大商场,小乡村有乡村的大集市。三轮车自行车电动车,车车相连,瓜果香蔬菜香零吃香,香香不饶人。拥挤的集市,让人格外兴奋,讨价还价是门艺术,矜持在家庭妇女心里比不上贴补家用的两块钱。后座上的孩子,等着吃刚出锅的炸鸡柳臭豆腐,摇着蒲扇的大爷大妈等着收摊回家抱孙子。城管遍布着城市的各个角落,再到农村的各个角落,集市也开始慢慢取缔了。我已经好久都没吃到那个我吃了十几年的年糕了,也不知道那个爷爷还做不做得动了。
小城也很美,它在努力追赶着大城市的脚步,可是我就是忘不掉它纯朴的样子。我想住大平房,在家门口玩着泥巴数着来往的车辆。虽然我还在紧赶慢赶着和大城市的孩子争夺去大城市的机会,可我真想撒手不干了,老娘在这里照样比你快活。可是这里没那么快活了,我想念的地方“美化”了,我想念的人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