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作
这学期的一个人做的project. 总共11周(前1,2周荒废中度过。)
恩请大家帮我推荐吧!让更多人看到!
相册在此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28576555/
关于这件作品的说明:
做这个project的想法来源于peng&chen的3本书。维也纳,利物浦,爱丁堡。
他们的书虽然看起来没有特别惊人的创意、照片、设计和装祯,但<维也纳>始终在我心里保持着“最喜欢的书”的地位。他们可以找到那些照片,那些故事和人,准确的把握到那个城市的气脉。
最初我想按照这三本书的模式,做一本关于洛杉矶的书。自己去拍一些照片,采访一些生活在这里的人。作为编辑的身份,来完成这本书。并不是做旅游手册,而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和经历去把握洛杉矶这座城市的脉络。
但后来由于某些原因,又欠缺文字修养,对于采访也不懂得如何开始,原本预计可以和我谈的同学又因为考试而使约定的见面不了了之。原本约好去贫民窟拍照的事也不了了之。几周后我发现靠别人还是靠不了,于是自己在每周末乘坐洛杉矶的公共交通(你们懂的!)出行,去一些没走过的地方,把看见的拍下来。学期中间那段时间几乎没有一天是整天在家的,周末都跑到外面去玩。
去了好些地方,旅途上自然有惊喜。你永远也不知道路途上会遇见什么,这句话是Jarel说的,也是我的心里话,未知正是旅途的魅力呀~
大概在第3周的时候,我买了D90,它帮了我很大忙,想像一下如果用小数码机去拍,印成18*22cm或跨页的照片,会是什么样。。。
几周后就到了第8周进入收尾阶段,设计初稿的时候很仓促,在和老师见面的前两个小时开始排版。。。于是就把照片往Indesign里面丢。。。整个就变成了我的摄影集,通过我的眼睛看到的洛杉矶,和我经历的小故事。
原本要写的关于城市的综述,只用中文写了这么一段:
“平心而论,洛杉矶是一座不错的城市。
这里几乎什么都不缺,
如果硬要挑出一点,
那大概就是圣诞节从来没有雪,和举世闻名的不便的公共交通吧。
这里有好莱坞和迪斯尼,
但在这里生活的安逸气息却能让我回想起90年代初的中国。
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这座城,
我不能想出比diverse更贴切的词。“
最后,还是去wikipedia和lonlyplanet上摘录了一段了事。
原本打算是做成一本书的。分册是老师的主意。我觉得不错,采纳了。没做完将来还可以加。所以可以做成长期的project。
虽然我的文字部分不多,但小故事都很有意思。Santa Monica的故事之前在日记里有写。另外有凌晨2点某同校学生A驾车违规被警察扣住1小时的故事和现场照片,和两天后与A在展览上偶然又遇见。
更有意思的是,那天我因为偶然看到A很欢乐,就把他那天的丑事告诉了和我同去看展览的朋友Jen,后来Jen给我的书做了校对,又读到了我书里写的这件事。然后今天Jen告诉我说她在图书馆门口遇到A,(好像是因为工作,A在校报工作,有文章提到Jen.) Jen说哈我认识你,你就是那个某天夜里因为违章被警察围住的家伙!而在书里,A的故事后面就是Jen带我去拍夜景的故事。
在学校打印1st draft之后,老师和朋友帮我校对,然后我作了修改,设计上原本只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因为被人说更象是摄影专业学生的作品。。。于是又花了时间选字体,加页码,修改封面,手工做了书壳。打印是花了100刀(页数多。。。)在office depot打的。激光打印,MOHAWK的11"x17"纸双面打印,然后自己裁切,打孔装订。装订方法基本无参考,是自己摸索出来的。也花了不少时间,不过这样更能够体现出这是一本独立手工完成的书。
--------------------------------
这是一个可以很有意思的project. 取决于是不是遇到有趣的人。
另外,我想做一样的一本上海。你们觉得怎嘛样~?
恩请大家帮我推荐吧!让更多人看到!
相册在此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28576555/
关于这件作品的说明:
做这个project的想法来源于peng&chen的3本书。维也纳,利物浦,爱丁堡。
他们的书虽然看起来没有特别惊人的创意、照片、设计和装祯,但<维也纳>始终在我心里保持着“最喜欢的书”的地位。他们可以找到那些照片,那些故事和人,准确的把握到那个城市的气脉。
最初我想按照这三本书的模式,做一本关于洛杉矶的书。自己去拍一些照片,采访一些生活在这里的人。作为编辑的身份,来完成这本书。并不是做旅游手册,而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和经历去把握洛杉矶这座城市的脉络。
但后来由于某些原因,又欠缺文字修养,对于采访也不懂得如何开始,原本预计可以和我谈的同学又因为考试而使约定的见面不了了之。原本约好去贫民窟拍照的事也不了了之。几周后我发现靠别人还是靠不了,于是自己在每周末乘坐洛杉矶的公共交通(你们懂的!)出行,去一些没走过的地方,把看见的拍下来。学期中间那段时间几乎没有一天是整天在家的,周末都跑到外面去玩。
去了好些地方,旅途上自然有惊喜。你永远也不知道路途上会遇见什么,这句话是Jarel说的,也是我的心里话,未知正是旅途的魅力呀~
大概在第3周的时候,我买了D90,它帮了我很大忙,想像一下如果用小数码机去拍,印成18*22cm或跨页的照片,会是什么样。。。
几周后就到了第8周进入收尾阶段,设计初稿的时候很仓促,在和老师见面的前两个小时开始排版。。。于是就把照片往Indesign里面丢。。。整个就变成了我的摄影集,通过我的眼睛看到的洛杉矶,和我经历的小故事。
原本要写的关于城市的综述,只用中文写了这么一段:
“平心而论,洛杉矶是一座不错的城市。
这里几乎什么都不缺,
如果硬要挑出一点,
那大概就是圣诞节从来没有雪,和举世闻名的不便的公共交通吧。
这里有好莱坞和迪斯尼,
但在这里生活的安逸气息却能让我回想起90年代初的中国。
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这座城,
我不能想出比diverse更贴切的词。“
最后,还是去wikipedia和lonlyplanet上摘录了一段了事。
原本打算是做成一本书的。分册是老师的主意。我觉得不错,采纳了。没做完将来还可以加。所以可以做成长期的project。
虽然我的文字部分不多,但小故事都很有意思。Santa Monica的故事之前在日记里有写。另外有凌晨2点某同校学生A驾车违规被警察扣住1小时的故事和现场照片,和两天后与A在展览上偶然又遇见。
更有意思的是,那天我因为偶然看到A很欢乐,就把他那天的丑事告诉了和我同去看展览的朋友Jen,后来Jen给我的书做了校对,又读到了我书里写的这件事。然后今天Jen告诉我说她在图书馆门口遇到A,(好像是因为工作,A在校报工作,有文章提到Jen.) Jen说哈我认识你,你就是那个某天夜里因为违章被警察围住的家伙!而在书里,A的故事后面就是Jen带我去拍夜景的故事。
在学校打印1st draft之后,老师和朋友帮我校对,然后我作了修改,设计上原本只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因为被人说更象是摄影专业学生的作品。。。于是又花了时间选字体,加页码,修改封面,手工做了书壳。打印是花了100刀(页数多。。。)在office depot打的。激光打印,MOHAWK的11"x17"纸双面打印,然后自己裁切,打孔装订。装订方法基本无参考,是自己摸索出来的。也花了不少时间,不过这样更能够体现出这是一本独立手工完成的书。
--------------------------------
这是一个可以很有意思的project. 取决于是不是遇到有趣的人。
另外,我想做一样的一本上海。你们觉得怎嘛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