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突破口在哪里?
其实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了,但是因为时间与精力,所以迟迟没有动手。随着时间的消逝,自己也渐渐地长大了,逐渐的成熟了,对事情也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所以此时,又有了勇气来写这篇文章。
说起穷人,其实更多的还是阶层的问题,尤其富人与穷人这两个主要的人群,其中也有中产阶级,因为比较稳定的社会首推是一种橄榄型社会,最多的人群是中产阶级,穷人和富人所占比例很少,这样才有利于阶层的流通。阶级流通自古以来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解决阶层流通的主要办法主要是选拔人才,尤其从底层选拔人才。正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
选拔人才,自古以来就存在。自从春秋战国以来,贵族阶级的消失,平民阶级逐渐崛起,孔孟、子路、闵子骞等等,随着秦汉制度的建立,汉代采用了差察举制度,但是察举制度又带来了地方的豪强大族,于是三国时期察举制度又变成了九品中正制,在魏晋南北朝时形成了固化的门阀制度,把持朝廷的是豪强大族,无论琅琊王氏,太原王氏,还有谢氏家族等等,皆是当时的豪强大族。汉唐时期的科举制,终于将门阀制度打趴下了,于是科举制成为隋唐之后的重要制度。科举制的到来,终于打破了氏族垄断、血缘世袭的格局,形成了一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局面。虽然科举制度有着很多弊端,但是却促进了阶层的流通。
阶层的流通对社会的稳定及其的重要,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阶层流动的主要因素还是教育因素,因此那时候大学生算是个很大的金元宝。因此高考-教育成为穷人突破阶层的主要方法,也是最好、最快的方法,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事情变得不像那么回事了。
第一,一个人得了好东西,第一想到的是自己的子女,他们会穷尽办法将果实留给自己的子女,形成一种代际遗传。
第二,地区发展的不一样,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经济发展好的教育投入会更多,发展差点的教育投入会少些,因为教育是一种公共资源,而人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想投入更多的。
第三,教育资源的不足,导致师资力量的不充裕,学生会如何,不想而知。
第四,高考是最好的一种方式,因为高考看的是成绩,是一种刚性的东西,背后的操作性几乎没有,拼的就是解题能力与细心,因此他算是穷人最好的方式了。从而,也就产生了像衡水中学这样的学校。
因此,以上的种种因素,也就形成了一种现象,超级中学的出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穷人上名校的人数逐渐减少(因为还有很多辅导机构在其中)。
这些都是现象,但是现象背后的因素却有很多,第一就是经济水平上的差异,无论是家庭还是地区,都是这个样子。其次就是思维,在农村很多孩子在初中就辍学了,其中有很多人是自己不想上学,觉得上学没意思。可能他们觉得上学没有什么用,还不如直接去工作,去学一门技术。学技术还算是好的,也有很多人是整天闲着没事情干。这就是所谓的习惯性无助吧,一个人做一件事情不成,他就会随心丧气,然后就去想做另一件事,想了想觉得自己做不好,还不如不去做,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习惯性无助。甚至会得抑郁症,免疫力下降等等。这可能就是认命吧~可以用一个循环图表示。

但是富人从来不这样想,他们会非常的努力,别人不去做,他会去做。例如英语的学习,软件的学习、阅读书籍,无论这些是硬件还是软件他们都会去学习,因为收益会在最后面,虽然此时看不到,但是最终肯定可以看到。
由于上述的几种因素,人就会有所区分,首先第一类就是上层阶级,第二类人就是努力向上层流动的人,第三类就是习惯性无助的人。第三类人最后难免会形成像韩国电影《寄生虫》那样的,如果一个人总是习惯性无助,最后难免会寄生在他人。《寄生虫》中主要人物,他们不是没有本事,只是不想去做。他们曾经很努力,但是现实的打击太大,一次又一次的把他们打趴下,最后连爬起来的勇气都没有了。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一代代的传下去。
阶级的固化,在所难免,虽然国家在不断的改革,但是中国那么大,地区差异那么大,因此成果的到来也很漫长。现如今新高考改革的到来,又会再一次掀起一波风浪。无论新高考的利弊如何,穷人也得要寻找自己的突破口。他们的突破口有很多,第一就是高考-教育,第二就是技能,第三就是城市,第四就是学习

1、高考-教育,高考算是最好的方式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放弃学习,受教育的机会,虽然独木桥的人很多,但这算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2、技能,一定要不断的掌握技能,一招鲜吃遍天的道理还在。掌握一项本领,在会有立足之地。
3、城市,年轻时一定要去大城市,在那里不断的学习,埋头苦干,因为城市越小,固化会越多,机会也就越少。
4、终身学习,不要说没用,用你的所有可以用的东西,去创造财富,互联网提供了很大的优势,慕课、各种学习的资源都可以拿来用。一定要学会终身学习,永记永记。
未来真的不知道,但是我们必须做出选择,只想不干是真的不可以的,正如写这篇文章,如果只是想一想,终究是写不出来的。人需要不断电击,因为习惯性无助是病,必须去电他,用高压电他。
小插曲,何为素质
我们总是谈论素质教育,那么到底什么素质,素质难道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难道是诗词歌赋无所不会。穷人的孩子从小有这些东西吗,他们甚至都没有摸过钢琴,更别说琴棋书画了。他们回家帮父母干家务,打扫院子,喂猪喂牛,下地干活,种菜园子,这些到底算不算素质。素质不仅在于修养,还在于行为,为人善良、孝敬父母就是素质,即使他英语不好,即使他语文不好。
文笔不好,文章逻辑性不太强,希望日后自己不断的去练习。以上是个人观点,望求同存异,互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