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国产品牌都开始玩联名了?阳光下的潮流生意
花一次钱,充值两次信仰,收获双倍的快乐
人们对联名款的热衷并不奇怪,花一次钱,充值两次信仰,收获双倍的快乐,这种简单的算术衡量,大家都会做。
早几年前,限量款是国际品牌的专利,高大上与高大上联名,高逼格与高逼格的结合,然后给产品扣上一个限量款的帽子,是个人都会心动。这种联名方式国产品牌玩不转,可以理解,毕竟品牌自身逼格就不太高,国际品牌高攀不起。

但有些国产品牌却有朝一日突然打开了任督二脉,明白了一个道理:联名,联名,联的只是IP而已。品牌逼格?那是什么东西,又不能卖钱,什么吸引消费者,我便和什么联名。所以,国产品牌选择了一条十分特别的联名道路,“万物皆可联名”。

所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国产品牌的联名,到底“联”的是什么?
蹭一波当红IP热度
实际上这是最没有技术含量但却最有效果的联名方式,早年《变形金刚》植入饱受诟病,品牌插入让人讨厌。

所以后来品牌方改变思路,不追求在影片中的植入,而是选择将影片形象引入自己的产品中。
这样一来,不仅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植入费,而仅仅只需要极低的IP使用权费用,还能达到联名的效果,利用当红IP的热度来推广自己的产品。

严格来说,这种根本算不上联名,将IP形象印在产品上就敢称之为联名?实际上众多国产品牌就是这样做的。
提升一下品牌知名度
一些国产品牌的品牌知名度不足是事实,所以联名成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捷径”之一。

联名表示与IP的绑定,这种绑定意味着流量,意味着粉丝的加成,这种加成效果有时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相乘,IP联动带来的营销话题是普通鞋款无法带来的,更何况,这些IP目前都很便宜。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国产化妆品品牌间的联名,完美日记与李佳琦的狗的联名之前便在网上掀起了一股热潮,直接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

转变一下品牌形象
话不多说,直接看例子。




上面几张图片就是李宁和安踏正在做的事,通过出色的设计,加上联名带来的营销效应,几次登上顶尖时装秀舞台。
一系列的动作使得这些原来的“中年品牌”成功实现了品牌形象的转变。
为旧产品带带货
还有一些品牌做的联名款,其目的就很实在了,单纯为了对某个产品带货,提高这一型号的持续影响力。

这种方式无可厚非,无论国货品牌还是国外都是如此,君不见耐克阿迪年年复刻经典款式,换换花纹便是联名,粉丝就像韭菜一般割都割不尽。

这种联名使得某些产品成为了长青款,对于品牌方来说就是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喜欢这一款产品的人也不用担心以后买不到,win-win。
我要高逼格
看例子就足以说明问题,联名加上限量,成为了提高产品售价,提升公司逼格的不二法门。


无论是vivo与Alexanderwang的联名还是华为与徕卡的联名,都直接抬高了产品的价格,而且限量款使得产品成为了高逼格的代名词。

归根结底,商业公司,为的就是一个利字。
所以理性看待,才是消费者应该有的态度。 ps:文中图片大部分来自于品牌官方宣传物料及ins图片,表示感谢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潮怪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