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台词
于谦:大火有烟瘴,大水有阴沟,王道有阴谋,这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缺陷。
于谦那句人心筑长城的话其实也很高光,但我更喜欢这段,似辩证唯物主义,更通透。人生若能有此见识,并能以此为本心,那么生活就不会有纠结,人生常乐了。剧中朱瞻基这样一个受导演那样偏爱的皇帝居然会迈不过坎就是没参透呀,这也是导演赋予他仁慈对他的偏爱。历史上的宣德倒没看出这一点,当然史笔也记不了皇帝的内心,感谢导演的解读。
男主的独白:
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像在照镜子,一样的慌乱无措。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只是我经历得更多,学会了伪装。习惯了忐忑不安地醒来,有空闲的时候,我愿意在天牢待着,觉得人生停止了一样,就算有刀枪刺过来,我也便想,太子什么时候会死?太孙什么时候会死?这是我们的命!我记得比你还小的时候,有人告诉我,我是一个反贼的孙子,一旦失败九族诛灭。我一点都不觉得,我的命运比你好,你的过去我不再问了,那是你的事情。你要是死了,你会后悔的。因为你再也不会遇到,一个像我这样的人!如果中箭的人是我,该多好!
这段阐明了一见钟情的原因,解释了带进天牢的动机,描述了钟情的程度。最令我感动的是倒数第二句,第三遍看时一下就难过了起来。
若微,十年风雨,觉得若不能相守,是辜负了这一生。 我不能忍受,去一个没有你的世界,故而想把你带到地下,可让你和儿子分开,又生怨恨,所以我把手松开, 把世界还给你。上天会因为我的发心,必不致让我沉沦在, 无智无识的黑暗中,我不会忘记你,愿来日相见!
这段说明了前面问殉葬不仅仅是试探,(虽然我相信当时只要女主顺他意真心放软话一定也是马上就可以免了的)是真心想她殉,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若微的陪伴抚慰在帮他渡过一次次崩溃边缘,他不想离开她,这里体现出的自私是导演高手笔,展现了人物真实性格又为后面放手显得的珍贵埋伏笔。只要若微一提他就同意了,借用女主提的儿子的名义放手了,其实是他后悔了(后面还是借画画和儿子的事),后悔禁锢了若微一生,也是对之前女主问后悔吗的回答。至于来日相见,这可以男主一直心心念念多次提到的三世情缘。卑微得可以
女主的对白:我会一直陪着你,就像我们,刚刚认识的时候一样,我在等着你,用马车带我回家。
很感人。从若微爹死进宫开始,男主第一次坦诚相交,第二次送东珠掏心掏肺,到后面日常试探,几乎不再交心,最后自知大限将至,城门问话(回到卑微如前),男主的情感发展很清晰,就是等待花开,兑现承诺。最后终于等到了女主回应。(不管什么原因。女主情感线较之稍复杂。)观众也松了口气。这段不是独白,是若微开口说出来的,朱膽基应该是听到了。配着一句周郎唱词瞬间将人拉回了穿飞鱼服的风流王孙和热血活泼的女刺客。
朱高煦:四个字一一争当皇帝。身在其位所思所见注定与常人不样。
朱棣:徐达大将军说,再搞几十年,我们的子孙连唐诗宋词是什么都不知道了。我想这是明朝最大的贡献和意义,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