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因为爱,所以存在
在以前,我对同性恋这个群体并不了解,现实生活中也没遇见过很明显的gay或者les,当然也可能是我没有发现,我对他们持一种不赞成也不反对的中立态度。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允许了同性恋结婚,台湾也在积极的推行同性恋合法化,同性恋这一群体越來越多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我关注他们的契机是因为一部挪威青少年教育剧——《Skam》,这个系列剧被多个国家翻拍过不同的版本,我粗略的浏览了CUT,还是最喜欢挪威原版。《Skam》的每一季有不同的主题,第一季是Eva在友情与爱情中的抉择与自我救赎,第二季是 Noora和威廉的爱情心路 ,第四季是宗教与和平,第三季就是关于Isak认清并接受自己的性取向,不断成长的故事。首先不得不承认,BL的情节和双男主的颜值估计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也是将Skam推向全球的助力。(天呐,Even真的太撩了,眼睛里有星星!!!)

愚人节那天我心血来潮,问了我父母这个问题:如果我是同性恋你们能不能接受?不出所料,我得到了斩钉截铁的否定。在父母一辈的眼中这是严重的伦理问题,他们认为男生和女生在一起繁衍后代,这才是人类的天性,甚至是责任跟义务,如果支持同性恋岂不是世界上的人口越来越少了么?同性恋就是一种变态,正常人才不会这样云云的想法,我想这也充分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
可是这些理由仔细想来其实很难站住脚,支持同性恋不代表所有人都要变成同性恋,一个人的性取向是天生的,后天环境、药物因素是很难将其改变的,采取一些强硬措施让同性恋与异性接触、结婚的做法就像让异性恋者变成同性恋一样荒唐可笑。人类对于与众不同的事物自古以来仿佛就有一种恐惧与否定心理,想想所有以前不被世人所接受认可的理念,不被看好的发明,现在都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日常。如果仅仅是因为与自己不同就予以否定,那么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等于在原地踏步,谈何发展。
同性恋一度被认为是异类,那么我想问异性恋就一定正确么?谁来定义这种对错呢?如果仅仅因为异性恋是少数就将其抹杀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大的不公。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中也不乏出柜的同性恋者,这充分说明这部分群体能够承担同样的个人属性和社会责任,也就是说同性恋与否不应该成为被刻意划分的标签,不应该带有特殊的感情色彩,不应该附加褒贬的含义,而像是正方形、红色的、微风、云朵一样只是一个词语。

很多人认为同性恋就代表着滥交,这是一种误解,同性恋群体中有很多人拥有稳定长久的恋人,其实无论同性恋或者异性恋中都存在着一部分人会通过线下或者软件等方式频繁更换伴侣或者sex partner,我个人并不赞同这种方式但也不想批判什么,因为这是个人选择并不是犯罪,但成人的世界里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一点希望所有人都要铭记。
当今的社会同性恋群体仍然处在灰色区域,他们(她们)所承受的压力一方面来自社会的误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家人的反对,父母会将这视为一种疾病,视为自己教育的失败,甚至转化为整个家庭的矛盾与悲剧。因此在没有成年、没有独立的人格与一定的经济能力之前是否对家人朋友出柜需要仔细衡量,甚至需要一定的铺垫和知识普及,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为同性恋群体发声的原因。希望再过20年、30年当我们成为父母时,我们的孩子一代不再有这些顾虑,他们可以充分拥有爱与选择的自由。因为爱,有何不可,因为爱,所以存在。

© 本文版权归 crazy sherry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