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自由、自我——《卧虎藏龙》在说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电影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讲述个人独特的经历,一类讲述人性本身。当然,个人经历和人性本身并不能完全割离,只是主次之分。
第一次看《卧虎藏龙》,还是N年前大学校园里。操场对面路边,每周定期有大屏幕播放经典电影,去水房打水路过,和舍友一起看了后半段。宿友表示:这电影到底在说啥子?而我只对玉娇龙的最后一跳有深刻印象。
现在再看一遍《卧虎藏龙》,总算对大概剧情有了了解。所以这部电影到底在说啥?
首先是爱情。第一对,玉娇龙和罗小虎,大小姐与土匪,门不当户不对,玉娇龙向往自由自在的爱情,不愿意嫁给父母之命。罗小虎想着干一番事业,得到玉娇龙父母的承认。看着和我们从古至今的爱情难题没什么两样。第二对,俞秀莲和李慕白,门当户对,青梅竹马,因为礼教道义始终不能坦诚面对爱情。这样的,须放到当时的环境中去,才能更好地理解。放到现在,你好哥们为救你死掉,你却爱上你好哥们的女朋友,好吧,也不好办。第三对,碧眼狐狸和李慕白师傅,一个名门正派道士,一个假扮尼姑,不算是因爱生恨,更像是男权女权的交锋。
关于爱情,其实还有陕甘捕头的女儿和贝勒府的刘师傅,跟以上三对相比,这一对更显得家常温情。还有一对隐藏的,玉娇龙和李慕白,本就完全相反的人,相互吸引是肯定的,但说是爱情我觉得不准确。表面是李慕白爱才想要传授玉娇龙武功,其实应该是李慕白对人生对内心的渴望不满足的那部分(所以没有得道),在玉娇龙身上有了新的希望,可能李慕白觉得自己克己守礼,遵守世道礼俗,但内心并没有圆满,玉娇龙作为一种反面,天分极高,肆意妄为的生活,是成名大侠李慕白所得不到的圆满,所以,传授武功,更像是欲望的纾解。
透过爱情向上,是自由。自由大概就是大张伟说的,想干嘛就干嘛,不想干嘛就不干嘛。自由受世俗礼教、人伦道德所约束。如果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大概就是碧眼狐狸的江洋大盗,不用遵守什么道义,看上去自由至极。如果谨遵约束,大概就是李慕白和俞秀莲,不能坦诚面对自己的欲望,但总体还是平静度日。中间的最痛苦,玉娇龙是玉府大小姐,用脚指头想一想也知道,约束是必须的,可惜她太向往外面的世界,太向往自由,这可能是人性中的天性,师娘碧眼狐狸从小的教育,又助长了这种向往。
《卧虎藏龙》可以说玉娇龙为自由而引发,但不是追求爱情的自由,爱情是自由一部分,自由的体现,不是自由本身。玉娇龙心中有个大侠梦,当她在酒馆边和众多英雄人物打架,边吟诗作赋的时候,她可能觉得自己就是个大侠,自由自由的不得了。大口喝酒吃肉还能轻易打败很多道上的兄弟,很是威风潇洒。
后来呢,玉娇龙伤了俞秀莲,和李慕白竹林大战,师娘碧眼狐狸被杀,李慕白为救自己死掉。明明没几天,明明好玩的日子才开始,怎么就突然这样子了呢。玉娇龙其实是迷茫了,之前不听师娘碧眼狐狸、李慕白和俞秀莲劝说,是因为心中有自己的想法,坚信自己追求才是正确的。现在呢,自己追求的还是对的吗?
自由之上,就是自我。佛洛依德有本我、自我、超我的说法,照这种说法,李慕白大概“超我”占比多,玉娇龙“本我”占比多,所有人追求的都是自我,都是一个天性解放与外界规矩之间的平衡。我相信,玉娇龙的最后一跳,是因为她发现无法找到自我,无法实现平衡,心灰意冷。其实大可不必,毕竟找不到自我的人很多,都还在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