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余生
酒后余生 有人说:“45岁风满楼。”而我的45岁则显得太平静。唯有变化的是生活中已离不开了酒。喝的不多,每天二两左右,多是一个人在家喝点,有时心情甚好,有时可能情绪糟糕。 就这样,往后余生变成了酒后余生。 前日同事聚餐被喊了过去,同事时豪爽之人,平时喜欢邀请很多人聚在一起喝酒。他说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而我还是喜欢一个人喝酒,孤独点也好。 以前去理发,师傅喜欢喝点, 一次去的时候师傅正在喝,换作别人,丢下碗筷酒杯就招呼客人了,而他不然,说:“兄弟,再等我一口。”事后他说喝酒要尽兴,就像唱歌一样,在破音和不破音之间才是最好的状态。现在回忆他的话,很有道理。喝酒也如是,在达到某一个临界点最好。说醉吧,还没有;说不醉吧,好像也差不多了。有人喜欢酒后闹事,而我喜欢睡觉。古人说:“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这是喝酒的极致了。 有人说,喜欢喝酒的人,喝的酒不用自己买是一种成功的标志。我相差甚远,每天喝的酒都是自己网上淘来的,各种各样的。感觉好的就再买一些,不好的就永远说再见。 小老百姓的生活不可能天天茅台五粮液,那是土豪和贪官的事。前不久见新闻报道,某贪官把茅台倒进下水道中,我能想象倒酒的时候内心的焦灼。即使全身而退,退休后每天都有茅台喝,我想心理上也不会踏实吧。或许是内心很强大的人,我有点杞人忧天了。 这两年在网上买了不少酒,价位多是1斤200元以下的,因为这个还能接受。去年都是成箱的买,家里堆了一个屋角,老婆收拾房间嫌碍事,让我搬楼下车库里了,我没有那里的钥匙,所以就忘了自己曾经买过那些酒。 疫情期间又在网上买了一些酒,这次是一两瓶的买,好喝再成箱买。我发现山东的酒普遍不错,很合我的口味,就买了不少。有一种就是山东兰陵酒厂的“紫气东来”系列,坛装的,一坛3斤,我喝着不错,一坛酒到现在还没有清底。我又给老家的父亲邮寄了一箱,也给这里的岳父买了一箱。那个包装很高端大气的,但价格比较亲民,一箱两坛还不到300元。我以后还会再买的。 喝酒是离不开吃菜的,特别是在家里,总要有菜陪着。花生米是必备的,为此,我还学习了油炸花生米的技艺,现在已经差强人意了。老婆做菜不错,很快就能整出来几样菜,让我喝酒无后顾之忧。像今天,炖了一锅鸡肉,毛笋炖咸肉一大盆,吃起来特别过瘾,我还做了一盘凉拌蒸蒿菜。我发现,菜越多,酒喝的也越多。如果说喝酒能消愁,但同时也给体重增加了压力。 认识的几个同事每天都要喝一点,我岳父每天中午和晚上,两次半斤白酒。他是自己回老家酿的,几百斤一年也就喝光了。我现在喝酒也无忧,淘来的酒够喝几年的了。况且,还在继续淘酒中。 酒啊,往后余生,风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贫也是你,荣华是你,目光所致都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