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从心底里是拒绝长大的。
没毕业前,我对时光是没有概念的,只是单纯地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此外没有更深入的思考。
毕业后,为了生计,开始脱离家庭。一个人生活,也曾迷茫过,痛哭过。在紫醉金迷的广州,从心里感慨一线城市的魅力,疲惫爬满全身的夜晚,想到各种画展和演唱会,以及其它高消费场所,似乎觉得那里没有我的一席之地,好像我再怎么拼命,也无法过上大城市的生活。那一刻的我,开始怀疑了自己,被宿命论困住了自己。
后来,工作几经变动,最终选择了离开广州,去了另一个城市,成为一名教师。面对新的职业,最心累的不是教学,而是那个可以用乌烟瘴气、虚伪狡诈来形容的环境,它破灭了我对教育的理想,以至于至今仍然记得那时候三观破灭犹如五雷轰顶的感觉。也就是那一年,我通过阅读,平静了内心,重新塑造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也正因为阅读,看到了很多的人和事,对于人生、工作、快乐、时光等有了更深的体会。于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时间的感受也变了。
镜子里自己不再是年少时意气风发的模样,同龄人像赶集似的纷纷领证结婚,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宣告自己从此长大成人,以此融入成熟的围栏,彰显自己不是没人爱。另一方面,陪伴着我们长大的老一辈开始头发斑白,慢慢离开我们,只留下那零稀的回忆,供我们怀念。我感叹时间的无情,也恐惧时间的变换,每次离开,都是一次哽咽,我难过于自己无法多陪伴父母,害怕自己一世碌碌无为。其实,我从心底里是拒绝长大的。
我幻想过,时间不会逝去,人们不会老去,我还是一个孩子,和身边重要的人一起生活的情景。我也曾午夜梦回,梦见儿时的自己,多单纯,多烂漫。然而,醒来后,又要被迫接受自己已经长大的事实。
我内心的反抗,使我更感性,我开始放大所有的离别,恐惧未来不确定的生活和灾难,于是深受其害。
如何去抵御时间,是我一生的主题。我试过说服自己去接受,可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