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这段时间来的天气,真是完美诠释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自从春分过后,真是没有过什么晴朗日子。
前些天,趁着下雨的空挡,和爷爷奶奶去茶山上采摘了明前茶。茶山上也不止有我们祖孙三人的身影。采茶的过程也就当作是出门登山的远足,主要的目的是出来走动走动。那些茶叶倒是其次。晚上回来,奶奶就把茶叶给炒制储藏了起来。其实,自己采茶并不算是品质上佳,到了年末的时候,甚至了无生趣,但采茶俨然已是生活的一项仪式。
除了采茶,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去野外“采青”。应该也就是艾草,用来制作绿色的青团。田野、山间,被一波又一波的人寻觅。因为现代化的建造,土地越来越少,能在野外收集到的数量也不多。很遗憾,我没有参与去采青。某天中午,当我从故纸堆里面爬出来的时候,祖父母就已经收集了一箩筐。在门口的阳光里,我和奶奶像择菜一般处理了这些。等待清明节那天这些就会派上用场吧。
然后就是清明节的日子了,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祭奠祖先了。清明时节去祭祖,多有讲究。首先是时间要在下午,因为先先祖们所处的时间和我们不同,若是早上去的话,先祖们都没有醒过来了呢。其次要带上餐食,包括了豆腐、青白团子(就是青团和白团)、还有米饭。豆腐是一大早做的,不过豆子需要提前一天就泡好。做豆腐的过程中,还可以蹭一些浓稠的豆浆喝。青团和白团的区别其实就在于是否加入了艾草。单纯做白团,算是省力的;做青团,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将艾草的汁揉面团,还有一种则是直接用艾草切细小直接揉进去。为了打断艾草的纤维以及和米粉团融合地更好,就需要像打年糕那样,用大大的石锤通过敲打来替代揉面的过程。打青团的过程,与其说需要技术,体力倒是更重要的,毕竟从头到尾,大概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和爷爷轮番上阵,才比较轻松地打完。其实米粉团的构成也不全由糯米粉构成,而是由早米粉和糯米粉配比。这种米粉团揉起来真是比面粉要困难,而且揉面的时候还需要用热水。青白团子制作的时候,可以甜口也可以咸口,里面可以裹上自己喜欢的里子,然后折成各种样式都可以呢。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清白的团子,无料的;若是想要,可以粘一些芝麻红糖的料子。说了这么多吃的,似乎有点暴露自己熊熊燃烧的料理之魂,但祭拜时候还有一些东西很重要,比如说要烧的纸钱。早上的时候,爷爷奶奶在中堂的桌子用纸张折银元宝,桌子上点着一支香,然后口中念念有词折上纸钱。我刚想上手帮忙,忙被奶奶叫住,因为我没有净手,也没有念词。实在是没有想到,纸钱的制作过程倒是最为讲究。
去祭拜的时候,若是恰好在竹林,也可以顺便找一些竹笋。春笋,无论是现吃,还是腌制,都是美味的。
私密豆列或部分疑似不友善内容不展示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为什么人生不需要过度努力517篇内容 · 32.6万次浏览
- 印象深刻的博物馆记忆新1.0万+篇内容 · 2556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00.4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新28篇内容 · 2.4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147篇内容 · 140.4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02篇内容 · 31.4万次浏览
- 分享你认为的i人最爽时刻21篇内容 · 2.8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54篇内容 · 21.0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