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你整词儿

矮大紧老师曾经说过,中国音乐的词一向很好,曲则以西方为优。 考虑到诗词在中国古代的辉煌成就,他这话倒也不错,可有一点不容忽略,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没刻意把韵律和节奏往音乐方面去堆,所有相关技能点全都点在说话上了,“说的比唱的好听”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说唱艺术
东晋有位高僧,俗家姓陆,出家后就住在京城的瓦官寺内。此人师从竺法汰,讲解经论大有影响,深得简文帝器重。后移居虎丘山安心做学问,博通内外,律行清严,为四方僧尼所钦仰。 就是这么一位佛教达人,清心寡欲,但也有点小小的爱好——喜欢整词儿。 往好了说,这叫修饰言辞,富于音韵,往坏了说,多少有点拿腔拿调的意思。 有一次,他从京都回东山,途经吴郡。走不多久天就下起雪来,彼时还不算冷,其他和尚就让道壹讲一讲路上的所见所闻地方景物。 道壹说:“不必提及路上风霜,大雪下时天色无光。城郊内外飘飘扬扬,林木山峦一片苍茫。” 呃,真的不是开玩笑吗?这顶多也就春晚小品的水平。

嗯,碍于我的水平,能押上韵已经很不错了,真想欣赏道壹同志是怎么“整饰音辞”的,您还得去看本篇末尾处附录的原文。 这里有一个词还是需要解释一下,不然你真的会以为道壹押韵的功夫跟我差不多。 上半句“风霜固所不论,乃先集其惨澹”。重点在这个“先集”,指的应该是《诗经》,更具体点说是《诗经·小雅· 頍弁》。这本来是一首描写花天酒地场景的诗,然而第三段忽然出现“如彼雨雪,先集维霰”,将在座的诸位酒客拉进了对命运的茫思与恐惧。 霰,小一号的、松脆易碎的冰雹,常出现在大雪之前,用这种东西来联系酒宴,自然有一种黯然神伤的、及时行乐的悲观主义色彩。道壹将“先集”二字放在此处,其实想说的就是这个“霰”,用它来呼应前面的“风霜”,同时也将人生的黯淡无望与天色的惨澹无光做了巧妙的关联。 这就不是春晚水平了,就算是,也是内部特供的春晚吧。

累觉不说
古人整词儿的能力固然强悍,但如果每句话都需要这么解释,那基本上也就别用语言交流了。所以有不少人在鄙视古典的时候常以此为论点——既然这套玩意像是秘密组织里的切口儿一样神秘,那就别怪我们不买账了。 诚然,是有这么点道理,所以这就是你活得粗鄙说话难听的全部理由了吗? 即使我们永远也不能像道壹那样说话,也一样有办法让中文的神韵在自己身上得到一点点发挥,比如做个自律的人、比如听听古典音乐、比如买支钢笔随便给谁写封信、比如多花点时间和耐心让等待成为获得的一种方式。 最不济了您还可以看看《红楼梦》学几句骂人的话,比如下次再碰上杠精,你就问它:“妹妹几岁啦?可曾读过书?最近吃的什么药?”
完
【世说新语·言语】九三
道壹道人好整饰音辞。从都下还东山,经吴中。已而会雪下,未甚寒,诸道人问在道所经。壹公曰:“风霜固所不论,乃先集其惨澹;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