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笔记1
这篇日记的主要目的是记录一些工作心得或深有同感的一些话。
——————以下摘自《正面管教》————————————————
所有人的首要目的都是归属感和价值感。
当我们把犯错当做一个学习的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
大人要求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大人却难以控制住自己的行为。
在社会环境中,没有秩序就没有自由。
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
和善与坚定并行。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一个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
过度关注并不是对孩子的鼓励,对于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避免给予特别对待。
闭上嘴巴、停止哄劝,带她去做其他事情,可以有效转移她的注意力。
错误可以变成一个机会,让事情变得比以前更好。
——————————一下摘自《儿童纪律教育》————————————————
建构主义的纪律教育策略目标:帮助儿童建构友谊社会的行为准则和自己的你价值观。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帮助儿童发展出更好的归因能力,成为更理性的人。 建构主义的纪律教育方法能帮助大多数儿童学会与他人协商解决问题,学会解决他们自己的矛盾,并学会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培养道德自主还有一个结果,就是一个人的道德观念会导致其对公正的本质理解。
为道德自主而教:
(1)成人与儿童相互尊重的关系始发站道德自主的基础。互相尊重意味着你尊重儿童和儿童尊重你都很重要。
(2)持建构主义的观点的教师总是尽力帮助儿童理解为什么某种行为是可取的或不可取的。
(3)为幼儿提供适合他们年龄的选择并支持他们自行解决问题,这既是一种尊重儿童的方式,也是教儿童思考并帮助他们理解的方式。
(4)当不领行为发生时,你的纪律教育必须针对行为产生的原因,这样教导才会有效。
帮助儿童理解:通常对于成人而言,某种行为是合适的还是不合适的似乎是很明显的,但是幼儿缺乏经验,他们也不会知道这些对你来说明摆着的道理,所以,你需要帮助孩子们了解规则和要求背后的原因。例如孩子在兴奋地玩水过程中把水溅到了地板上,你可以要求他把弄出来的水擦干净进行教育,而不是惩罚。
当两个孩子在争夺同一个玩具时,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1)“如果你们不能好好玩玩具,我就把它收走。”
(2)“告诉我,谁先拿到的玩具?谁先拿到玩具谁先玩。”
(3)“你们都想要这个玩具,但是这只有一个,你们想一想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幼儿的推理能力有限,但当我们鼓励它们讨论不同的观点时,她们会变得越来越有能力。
指导儿童做出选择:
建构性的纪律教育鼓励儿童尽可能的自己做出决定和选择,这有助于儿童从他们的错误和成功中学习。即教师的工作就是帮助儿童学习怎样做出明智的选择,而不是替他们做出选择。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他们既可能做出好的选择,有可能做出不好的选择。听任孩子作出拙劣的选择是艰难的,但同时也是必要的,做正确的选择也是如此。
依恋问题:
当人们试图接近某个孩子时,他总是成功把别人赶跑。他的行为让人感到讨厌,他的表现不值得别人付出感情和关注。如果他曾经和被遗弃、拒绝或虐待,那么他的行为就可以理解了。如果他不相信照看者会一直回应他或保护他,那么他的排斥行为只是一种保护机制,他试图保护自己,因为他相信自己最终还是会被周围的人拒绝。
幸运的是,在学前班或小学阶段干预有依恋问题的儿童还不算太晚,当面对这样的儿童时,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和其建立季节的、持续的和信任的关系。对教师的安全依恋越强,与其他孩子的相处久越融洽,问题行为也会越少。
没有坏孩子,只有受伤害的孩子。
人的需要:
——权利:对自己行为负责的需要是体现自己价值的关键。如果体验了太多的外力控制自己的行为,拿他们权力的需要就得不到满足。喜欢玩一些暴力控制的游戏的儿童,往往是哪些感到最没有权利的、最脆弱的儿童。
——关注:感到自己重要和被社会认可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得到他人的关注。被忽视是很痛苦的,因为它让你感到自己无足轻重。成人会无意中教会孩子们用错误的方式来引起关注(孩子们相处融洽或做了有意义的事情时,成人不会关注,只有当出了问题时,才会关注)。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用积极的方式来引起关注,只能通过犯错来达到目的,他们希望得到关注的愿望如此强烈,宁愿受到别人的责备也不愿被忽略。
——接纳:被人接纳是人类另一个基本需要。
情绪调节:当儿童有了情绪调节能力时,能够识别自己的感觉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能适宜的处理情绪的波动。儿童还需要学习如何处理沮丧、如何应对恐惧和焦虑以及如何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愉快。
所有的情绪都是可接受的,但不是所有的行为都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