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主的故事

这是源于一个关于爱和梦想的故事,一个从这里走出去成功后不忘家乡而回到家乡的一个大爱的人,他想把家乡传统文化传递出去;他想把外面的文化和健康带回来;他想让乡亲们健康、快乐、富裕;他想让家乡的孩子有机会接触到国际文化,从而走出去……他满怀着对理想田园的追求和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怀,他想要做的很多很多......他就是就是鹤鸣村原始村民典型的农民创业代表——程强。
经过35年打拼、沉淀,现目前主要从事于建筑类行业和休闲餐饮业。他说:“每个人无论在哪各阶段都需要学习充电,需要精神粮食的供给”。程强说他们那个年代很苦很苦、整个村子也很穷,1980年厨师行业火爆不愁吃喝,于是他初中没能完成学业,为了生计13岁就背井离乡学艺就在春熙路学“白案面食”2年,15岁又学“红锅炒菜”16到20岁期间曾在都江堰塔子山公园当餐饮学徒,2年后在青城山农家乐主厨几年。直到遇到夫人杜秀章,开始一起在都江堰创业从事餐饮行业至今,餐厅在夫人的打理下蒸蒸日上。也曾尝试其他行业干过养殖,批发生意、多次失败告终。后又因朋友原因从事一些建筑行业摸滚打二十多年,他深知生活赚钱的不容易。他说全球一共有195个国家,接近76亿人口。这两年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的覆盖和“地球村”口号的提出。“走出去学文化技能”的重要性。
这两年房地产行业和很多生意都不好做,家乡的农民工遇到房地产行业不景气,除了栽树没有其他经济增收项目。2008年地震后家乡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党和政府为我们创造了很好的基础生活环境。农民土地被大面积统一流转,农民一下子从务农变为种树,树木的生长周期慢,土生土长的农民大多数闲置在家。为了解决乡村闲置劳动力的问题,政府一直在行动,基于我们的乡村环境并加以改造和维护,争取成为宜居式的生活环境吸引外来旅客的驻足。他想回归故乡助力乡村,一同和村集体为自己家乡献一份力,建设鹤鸣乡村文旅基地。同时也能解决村子里闲置劳动力问题。
综合这次疫情人们更需要健康和自然。乡村就是很好的回归点。前两年家族中亲人因为身体突发疾病停 止生命,看着身边几个亲人突然的离开让我突然开始思考生命和生活的意义。这次疫情更让我清楚身体和身心的健康是何等重要,越来越坚信只有我们回归本心,坚持可持续额的发展才能很好的运用到乡村的宝贵资源。乡村不仅仅使我们这一代,更是下一代精神和身体的避难所,我们每个人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我们的家乡,去发扬它,去完善它。
这么多年我和夫人白天拖着沉重的身躯、迈着急速的步伐、绷紧的神经......在城市中疲于奔命,周遭的事物一直在身后追赶。每到深夜总在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
或许是拥有一份条件更好的工作、一套更豪华的房子,又或是一辆配置更高的车?其实,“更”字从来都是我们比较出来的。随着儿子的成人儿子的儿子出生,我突然发现曾经我和夫人似乎只顾着追求目标,忘记享受简单生活的美好和家人的陪伴。
经历过年少拼搏的我们,有了太多的经历和不易。爱与不爱,爱而不得,爱而不能。漫长的岁月里或是快乐、或是孤独。我希望身边的每个人和我一样能直面自我、弄清追求、热爱生活。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多些美好和热爱。我希望我能创造出这样一个地方,如果你感觉累或迷茫了,能暂时换种生活缓下来,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探索新事物,感受乡村质朴的情感。它可以陪你度过生命中的每个重要时刻同时改变和引领你走出每段的不如意带你开启新的生活。感恩相遇、留下纪念、共同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