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二十)抑郁是成功的副产品
我是个干事很快的人,快准狠,三下五除二,一般而言,一件事情我不需要我太多精力和时间就能干好。比如去在一台电脑上安装三个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X,这实际上要很多的直觉,才能绕过分区、引导、驱动等方面陷阱问题,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在2天内在HP840G4上装好了,在3天内升级Macbook Air上把128GB硬盘升级到了1TB,手动安装了Windows10、DeepinLinux,全部驱动正常,并且把软件全部部署完成,具备了日常使用的条件。

先不论有意义与否,我重新享受了这种兴奋感,10年前那种对DIY冲动兴奋的感觉,又找回了些许。但在这以后,又重新体会到了一种倦怠感,这种“倦怠感”就在这些工作被完成之后,如期而至,这种倦怠感觉,就如同是“前期的抑郁”,只不过,在我能够意识的条件下,被我通过转移方向的方法克服了。与此同时,我觉得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抑郁一般起源于成功后的倦怠感。
我们看孕妇抑郁症,孕妇产下孩子,然后之前那种准备的兴奋感全部消失,突然发现人生的意义也不过如此,生子、养子,一大堆事,完全感觉不到快乐,发现人生意义不过如此,因此落下了抑郁症,有的人甚至选择轻生。
如果可以把怀孕看做是“努力”,把生下孩子当做“成功”,成功之后孕妇,突然而来的倦怠感,就会造成其抑郁。
不光是孕妇,我们看到那些新闻界、商界、演艺界的成功人士,如白岩松、崔永元、张朝阳等,他们也患上了抑郁症。当大红大紫之后,突然发现人生的意义亦不过如此,成功了,却失去了再次寻求成功的勇气,失去了再次超越自己的机会,没有新的更大的成功,没有了新鲜的刺激,人生变得灰暗起来。比如爱因斯坦,早早的提出了相对论,但是晚年却止步于“大统一理论”那边,我敢说,晚年的爱因斯坦,并没有太多的幸福感,应该是接近如抑郁的边缘。
成功能带来短短的满足感,但对于一个希望不断超越自己、追求完美的人而言,这种满足感的时间太短了,难以支撑长久的满足,因此,一方面成功欲望很强而另外一方面难以跳出成功挖下的陷阱的人,很容易陷入抑郁。
老子有一句话:“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身退。”劝诫我们不要拘泥于当前的成功,让我们忘记当前的成功,从头开始,远比站在现在的高位开始简单。放弃这个高位的方向,选择一个不同的方向,从哪个方向的零点出发,获得成功的满足感,才可能使得你脱离抑郁,获得满足和幸福,这里面需要断舍离的勇气。
成功之后的倦怠感,导致了抑郁症,本源在于人生的意义的不明确性。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吃喝拉撒,折腾过自己,也折腾了别人,“三万天后死去,三代后被忘记”,人生的意义实在是一个不能被详细探究的“黑洞”般的话题,如同黑洞那边是不另外一个宇宙非常的不确定一样,人生的意义非常的不确定,可能并不存在什么意义,人生只不过是一种动物繁衍和生存的过程,被想太多的人附会了。
昨天我跟夫人说,人处在四个层次:第一层,不知道、不快乐,这是最不幸的;第二层次,不知道、快乐,这很盲目但很幸福;第三层次,知道、不快乐,这是一个亟需超越的困境;第四层次,知道、快乐,这是一个人需要最终到达的通达状态。
2020年4月2日,南京江宁
© 本文版权归 allanscya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