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
这个月以来,一直是零零碎碎地看一些单篇散文、小说,没有读整本的书。月半之后,才算开始啃一本书,是扎米亚京的长篇小说《我们》,以纪念这本书问世一百周年。该书是世界三大反乌托邦小说的开山之作,以札记的形式记录了主人公D-503的所见所闻所感,一共四十篇,几乎每篇的题目下面都有提纲。这部小说想象奇诡,恢宏,有科幻小说的影子,不过情节性不强,而且笔触冷静克制,是一部不像小说的小说。刚开始感觉有点枯燥乏味,但慢慢就渐入佳境了。这些天看得很投入,心无旁骛,没有任何干扰因素。今天,《我们》终于走到头了。有几处颇有感触,摘录几句: 其他时候我们住在仿佛发光空气构成的透明墙后———我们总是一览无遗,总是沐浴在阳光下。我们凡事都不需要隐藏,再者这样也能让观护人更轻松地执行他们困难的、高贵的任务。因为若非如此,谁知道可能会出什么差错! 这个终极的国家,所谓“一体国”,人们没有名字,没有性格,没有思想,只有上级给每人分配的一个个冷冰冰的号码,每天该做什么说什么都有严格的规定,绝不能逸出规则之外。整个的生活都高度的组织化数学化了,都是整齐划一的,有近乎苛刻的秩序。那里处处都是监控,人们完全没有任何隐私可言,永远生活在透明的小盒子里,多么的悲哀!这跟动物园又有什么区别呢?想到人类可能会发展到这个阶段,不禁毛骨悚然。这种社会,还是永远不要实现的好。
希望《我们》永远是个纸上的幻梦,希望我永远是我。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