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配置比老小区好,未来升值空间就更大吗?
我的那篇《 200w预算在重庆买新房,还是二手房》初次发文也获得了小几千的浏览量。 今天就根据上一篇内容的留言,综合一下再继续聊一聊,欢迎大家能参与讨论。
1
上篇内容有豆友留言:200w预算建议买新房,新小区配置一般都比老小区好,未来升值空间也更大。重庆现在还属于一手房市场为主。如果像上海那种地方也只能买二手房了。
我很赞同这位豆友,上海的二手房市场确实很有市场,区位地段配套决定这套房子的价值,你看《安家》的那套博士夫妻的老房子,没有底下停车库、没有电梯的两房都可以卖到350w的房价。在重庆350w你想选临崖还是靠江,更别说地下车库这种需求都没问题。
升值空间是每个买家的需求,房子的产权无论是50年还是70年,在这个房子里的一批有一批住户也许很难住到10年,需要更换新房子、大房子、或是换个区位去适应新生活……不停迭代。但在不断更新的购房需求中,你现在住的是什么房子,打算新买的这套房子解决你什么需求,是成为购买者选择的方向。新房配置比老小区好,这是肯定的。软硬件都是不停迭代,但是新房也有老小区很多不足,比如交通是否已经达到便利,周围商家是否已经落地,新小区离你的工作单位的距离会增加你的负担吗?跟上篇内容一样,你将购买房子能解决你什么样的需求。
2
重庆未来的二手房市场会不会跟上海一样?
很多年轻人毕业初期很多愿意去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工作,就跟去海外镀金一样,工作几年再回到重庆优势会更明显。
所以居住在北上广的外来人口很庞大,为解决生活便利、上班便利,配套齐全的老城区无疑是外来人口居住的最佳选择,所以购买上海的二手房除了可以解决自住,投资也是极佳。
重庆是一个明显的城乡二元体构成城市,2018年,重庆城镇人口占比为65.5%,主城区常住人口达到875万人,这一数据尽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远远低于我国另外三个直辖市:上海的城镇化率达到88.1%,北京的城镇化率达到86.5%,天津的城镇化率达到83.15%。
重庆每年外出到北上广工作的人口也是非常庞大。根据《2018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重庆的户籍人口在3400万以上,而常住人口2018年为3101.79万人,长期有数百万人在外工作。这就意味着,重庆仍然有大批人口生活在乡村,需要通过流入到重庆市区或者其他城市,以获得更高收入。
重庆的产业结构也决定重庆城镇化人口留存。在二十多年来,为供家中子女读书,为了在老家盖房,城里买房子,多数乡村人口流入北上广,从事的劳动力是可以快速上手,使力气或是计件工种,也是因为外地外贸和工作机会更多。而重庆产业多以国有制造业为主,重钢、长安福特、也有很多工厂,但是这都是福利待遇优渥的工人家庭,与从前以劳作为主的农民来说,进去的机会不大。
现在重庆也在不断的充实他的产业结构,越来越多的重庆人会回到自己的故土,而重庆近几年的政策导向、网红效应、生活幸福指数高、重庆人的好客热情和朴实的房价,也吸引非常多的外地人来此定居。人口存量不断上升,未来重庆的二手房市场交易热度不一定比拟现在的上海差,至于二手房和新房的房价,也会稳中有适当上调,但是发生在15年那几年的翻倍升值,不一定还能出现。
3
现在重庆的房子越建越北,西边的璧山区也想纳入主城板块来。但不远将来重庆人口的增量会填满主城的房子,新房也会有市场,二手房居于有利地段也不会示弱。
但是人口的增量并不是只为了填满住房。社区生活便利、出入方便,周边游乐,刺激人们不断的消费才是拉动地方经济的手段。过去的房子买来放几年转手卖出,比你上班10年工资累计还要多,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都愿意投资房地产变为固定资产,坐享升值。而银行也把固定资产当作你的批示贷款很重要的还款担保,所以很多企业当资金运转不佳时,卖几套房子就能正常运转。
所以房地产过多的捆绑国家的财政支出,每一次放水就有大批量的房子贷款支出。国家最终想要发展国家实力,而不是让房子层层拔起,如困兽般在里面生活。没有了工作,没有了生活来源,房子就是泡沫。
所以炒房的,仍旧会炒房,他们来去有战略,然而我们这群小散户,也许就被困在了这个孤岛。
4
朋友19年购买了一套房龄7年的清水房,房子楼层很高、临崖、视野一览无余。
这套房子当时除了楼下的高尔夫球场,轻轨都还没有通向这里,地方很偏也很荒凉。当时的成交价每平方都接近9000,卖家7年后卖出赚了100w,而且买了这栋楼的车位也只花了6w块,从当时每月300元车位月租收到了现在的600元,现在因为车位供给不足,车位也涨到了20w。
但是说到底这房子的卖家是投资不是自住。如果你选择自住,当时那个环境诸多不便,你要至少忍受3年,然后才可以享受房子5年。所以刚需自住,建议还是可以选择一个成熟配套,过渡掉你不必经历的那一段时间。待你资金充足,可以再购买一套改善,等到周边配套起来,方便生活的时候再搬入,避开掉最糟心的时间,每天都可以生活在最好的时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