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答
1911年,穆齐尔30岁,虽然他讨厌带薪职位带来的限制,他还是跨出了谋生的前几步——得到了维也纳科技大学图书馆里的一个职位。[“现在我已经在图书馆呆了三星期了。无法忍受的,谋杀(当一个人真在那儿,一切又变得太容易忍受了)……我应该离开,掉头进入未知。”]这个职位只需要一天工作四小时;然而如果了解穆齐尔献身于文学的打算,就能理解他的这份沮丧:自从在柏林念博士以来,他的文学之路就不需要再受制于赚钱的需求。然而婚姻、谋生,以及图书馆工作之后成为柏林文学杂志《新观察》的编辑助理——所有这些都使穆齐尔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更开阔的、也更客观的和外界社会的接触。
接着是战争。[“五年的奴役(一战)撕毁了我生活中最好的部分。”]……当他返回文明世界,他学会了对更广泛的人的类型的研究。他向自己保证,这将有助于他完成计划中的多部小说。
——译自《日记》
接着是战争。[“五年的奴役(一战)撕毁了我生活中最好的部分。”]……当他返回文明世界,他学会了对更广泛的人的类型的研究。他向自己保证,这将有助于他完成计划中的多部小说。
——译自《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