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评曲谱】阿云嘎、费玉清《新鸳鸯蝴蝶梦+诗人的旅途》
这次小戏精为大家补档的是阿云嘎和费玉清老师合作的《新鸳鸯·蝴蝶梦》和声谱~此前,小戏精已经在第一时间出过乐评(《新鸳鸯·蝴蝶梦》乐评),这次再结合曲谱为大家总结一下这首歌曲的精华——为什么小蝴蝶这么让人上头呢?
这首作品的编排设计非常巧妙,融合了两首以“蝶”为主要意象的歌曲。开篇是经典金曲《新鸳鸯蝴蝶梦》,主旋律是降B为宫音的中国传统五声调式(从简谱中可以看出,主旋律部分仅出现1 2 3 5 6五个音,并没有4和7的使用),通过和声的补充加入了4和7,听感更为流行。一遍主歌+副歌之后,伴随着清脆的竹笛声,曲调升至D大调,一幅流浪诗人踏上奇妙瑰丽旅途的画卷徐徐展开——是我们所熟悉的中文音乐剧《蝶》的经典唱段《诗人的旅途》。此后,又回到降B调的《新鸳鸯蝴蝶梦》。正当听者沉浸在这虚虚实实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中时,两遍“大地”婉转悠长,自然地完成了由D向降E大调的过渡。最终,全曲在一声温柔缱绻的“梁山伯”中结束,令人意犹未尽。
如果说这首歌为什么那么令人上头,其中一个原因一定是复杂的和声编排,连嘎嘎这样的和声机器居然都会说难找(嘎嘎当然只是开开玩笑啦)。除了使用常见的三度和声以外,还加入了四度、五度和声、轮唱等方式,甚至还有七度这样的不协和音程,极大地丰富了和声的多样性,让听者感到婉转绮丽。在部分乐句甚至出现了一句之内和声上下翻飞的情况,例如“世间的悲哀”是上三度-上四度-上三度和声,到了下一句”花花世界“又变成了下三度和声,“鸳鸯蝴蝶”的“蝴蝶”干脆来了个下三度-上三度。而“温柔同眠”的“同眠”则是上七度-上五度-上三度,由不协和音程向协和音程的过渡,听起来仿佛有一种催眠的魔力,让人从尘世间的紧张不安逐渐进入到花花世界的放松状态。

嘎嘎和费老师通过这样一组巧妙的编排,成功地实现了“老歌新唱”和“将音乐剧带给大众”的双重目标。而嘎嘎的演绎,无论歌声还是外形都宛若看破凡间世俗的潇洒诗人形象,十分符合歌曲的精神内核,说明他对于歌曲的把握是准确而到位的,而极高的唱商和多变的声线辅助他完美地呈现了自由洒脱的诗人之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