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诗宗韩偓
七律·诗宗韩偓 @铁山青士(笑独行)[诗] 雏凤诗随老凤工, 孤忠扈驾犯奸雄。 逐臣亡命投闽越, 乱世清流逆水风。 伤目市朝陵谷变, 断肠烟月渡船空。 万年前辈难相望, 幸得葵山守钓翁。 注释: 1.雏凤诗随老凤工,化用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其一诗句“雏凤青于老凤声”。 2.孤忠扈驾犯奸雄,檃栝韩偓于唐昭宗朝(公元867-904年)“孤忠奇节,抗忤权奸”(弘一法师李叔同语)之事迹。据悉,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中期,“遁居南闽”的弘一法师在泉州西门外潘山发现矗立在路旁的“唐学士韩偓墓道”碑后,曾伏碑痛哭久之,三番两次寻找韩偓墓所在而未果,最后只得请照相馆为他在墓道碑旁照了一张像。 3.逐臣亡命投闽越,逐臣,指韩偓曾因遭奸雄朱温忌恨而被贬斥放逐两年,随后见朱温矫诏召之入朝(暗藏杀机),遂弃官携家南逃;闽越,实指闽中,以闽中为闽越国故地也。 4.颈联,借韩偓诗意象以概括韩偓晚年隐居生活经历见闻。其七律《乱后春日途经野塘》有“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之句;杂言古诗《金陵》有“风雨潇潇,石头城下木兰桡;烟月迢迢,金陵渡口去来潮”之句。 5.万年前辈,指与韩偓同为京兆万年(即长安城东城)人之柳宗元、杜牧,二诗宗墓于今已荒败不知所在。柳祖籍为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但先人墓地在京兆万年(相传在司马村,即位于今西安城区正南偏东方向、浐河与潏河之间的少陵原上),故死后归葬焉;而杜则是家族墓地在京兆万年司马村。 6.葵山,即韩偓墓所在地,在福建泉州城区西郊外的南安丰州,近环山村杏田自然村。在下曾于1996年5月2日在泉州老友姐妹陪同下前往寻访并有幸得遇,颇以韩偓长眠于“葵山之麓”风水宝地为死得其所。 7.钓翁,即渔翁,指代韩偓。韩偓七律《病中初闻复官二首》其二有“宦途巇崄终难测,稳泊渔舟隐姓名”之句;七绝《醉着》有“渔翁醉着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之句。 (庚子年三月初三至初五成咏于海上并注释,用平水韵;尾联原为“万年前辈千年后,应羡葵山守钓翁”,后觉与颈联之间不甚通气,遂就原句而疏通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