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板
最近对冲浪、滑板这些运动很感兴趣,也许是因为自己正在度无业假的关系,看到这种海滩和街头的运动都很有feel。
itunes上订阅的podcast更是火上浇油,FUEL TV的视频播客看的人血液沸腾头顶冒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登陆itunes store订阅一下,冲浪、滑板、滑雪、越野摩托,都是让人坐不住的运动。
我身在北京家中,无法置身海边,亲自冲进浪里,最多只能用冲浪照片做个背景桌面,用鼠标上网冲浪而已。这可无法平复内心的骚动,既然有网络有电脑,那我就来研究一下冲浪这项运动的历史也不错,算是隔靴搔痒了。
也许很多人认为冲浪和滑板差不多,都是现代新兴的运动,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看看那一块块油光锃亮包裹着玻璃纤维和松脂的冲浪板,绝对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产物。事实却并非如此,冲浪完全称得上是滑板运动的祖先,这个值得再开一篇来讲,这里按下不表。且说冲浪,据考证这项运动已有千年历史,而见诸文字记载也已有200多年了,我们现在见到的冲浪板已经是数个世纪轮回之后的产物,这中间的故事也是曲折离奇。
冲浪起源于波利尼西亚,是当地人的一项古老运动。波利尼西亚的英文Polynesia,是从希腊语而来,poly是众多的意思,而nesi则指岛屿,所以Polynesia的意思就是-好多岛啊!连感叹词都有哦。而波利尼西亚也没有辜负这名字,100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冲浪不在这样的地方起源又能去哪里呢?
古时候,冲浪板是由整块木头雕刻打磨而成,而非现在的化学材料。在当时的部落中,酋长是部落中技术最好的冲浪者,并拥有使用最好木材所造的顶级冲浪板的权利。配合最好的冲浪板的则是最好的海滩,一般民众不准进入的酋长专有领地。“这是我们家海滩,随便冲”, 想象这样跟朋友介绍的时候,还真是有范儿。
这种特权也并非不可动摇,普通民众只要天天冲,月月冲,等到有一天冲成了高手,拥有了独步浪尖的技术,就可以得到晋升获得特权,从而拥有自己的海滩了。换句话说,最好的的海滩,只给最优的冲浪者,算公平。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冲浪对古代的波利尼西亚人多重要,它是权利与威信的象征,是部落信仰的化身,也是维系社会安定团结的手段,原来古代波利尼西亚人就是靠冲浪运动打造和谐社会的,膜拜中。
冲浪运动最早见于文字的记载则要追溯至一位伟大的航海家,注意我说的可不是哥伦布,而是一位18世纪的英国人,库克船长(一看到这个名字我就想到小飞侠彼得潘里的虎克船长),他以三次太平洋探险而闻名,还是精度仪航海测定船位的发明者(虽然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不过听起来挺厉害)及发现治疗坏血病的第一位船长。
同时他也是最早发现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东海岸的英国人,所以为了纪念他,现在新西兰北岛和南岛之间的海峡就被命名为库克海峡。南太平洋中还有一个群岛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库克群岛,他还是最早发现夏威夷岛的欧洲人。这就是生在古时候的好处,交通不发达,科技不先进,出趟海就能发现一个没人知道的地方。现在打开电脑上的google地图看遍全世界都很难找到一个没人发现,没有名字的地方了,不知道该作何感想。反正地球上是没机会了,火星我们还是有希望的,如果没有火星人的话。
话说库克船长第一次航行,发现了青柠和水果能干掉坏血病,晋升为中校。
库克船长第二次航行,首次证实了南极大陆的存在,晋升为上校。
库克船长第三次航行,发现自己成了神,然后升天。
关于第三次航行是这样的,1776年7月12日库克船长再次从英国出发,准备由西向东探索北太平洋,他绕过好望角,经过印度洋,跨过澳大利亚、新西兰,抵达大溪地之后继续向北航行,发现了欧胡岛、库伊岛和尼豪岛,也就是今天的夏威夷群岛(从小地理学的不好,对着世界地图看了好久,有些岛还是没找到,不过这条航海路线是真够可以的,基本是南半球走透透)。库克船长一行是到达夏威夷的第一批白人,他们停留几天之后他们继续北上阿拉斯加,而当他再次返回之日,就是得道成仙之时。
当时正好是北半球的冬季,在风暴、大雾轮番蹂躏之下,船长仍坚持穿越了白令海峡,进入北极区,最终为浮冰所阻只能作罢,遂决定回夏威夷度个假,明年夏天再回来把北极拿下,反正它也跑不了,而冰那时候已经化成水了。
船长的这一决定,使他正式走上了封神之路。1978年1月17日,库克船长的发现号和意志号迎着烈烈海风,在海鸟萦绕环鸣下,缓缓驶入凯阿拉凯夸湾。凯阿拉凯夸湾原文为Kealakekua bay,而Kealakekua 在土著语中正是“神的路径”之意,看,我说什么来着,命运。主宰航行的你以为是船长,其实是大海。
当船长再次踏上夏威夷的土地,命运大爆发了。夏威夷土著们把红布披到了库克船长的身上,把椰子汁涂满了他的全身,并在他的周围,载歌载舞,呜噜噜噜...不,不止这样,土著们还把稀有的猪肉和新鲜的蔬菜,甚至美丽的少女与妇人奉献给船队。我们的库克船长,现在成了他们归来的天神,马卡希基节的主宰神罗诺,只因为他们归来的日子正好是马卡希基节。神也是人,只是没人愿意去了解,或者根本就语言不通,至少对于当地土著与船长之间是这样。一方拼命奉献,好吃的,好喝的,拦都拦不住,另一方也无法解释清楚,所以就这样吧,先委屈一下自己,好吃好喝好享受吧。
死亡把神拉下了天堂。不久一位船员去世,土著们惊觉,会死的可不是神明,而是凡人。既然大家平等了,那我们就不让着了,而且你们明知道自己不是神还不说,太不尊重我们的信仰了,翻脸。我们奉献的东西,都要拿回来,船上我们相中什么就拿什么。这样的日子自然不能持久,2月14日,情人节,双方开战。库克船长在神的港湾,被乱棍打死,升天就位。几天后船队人马疯狂报复,血洗夏威夷,岛民几近灭绝。
好了跑题大作战到此结束,回归冲浪。话说船长死后,留下了记载每日行程的航海日志,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精确的航海信息,当然这不是我们关心的,我们关心的是接下来,人们发现的两页关于冲浪运动的记录,这就是人类关于冲浪运动的最早记载:
“夏威夷水清沙幼,气候宜人,就是浪大了点,妈的,靠岸的时候差点翻船。不过这里的土著挺好玩,都是浪来疯,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抱个没柄的大桨,大的小的歪的斜的,见浪就往里冲。开始我以为是集体自杀,急了,冲他们大喊,我们是和平的使者,不要害怕。后来他们似乎是听懂了我的话,一个个都从浪里钻了出来,有的站在桨上,有的躺在桨上,而且他们似乎很高兴,一个劲在海里翻跟头,做动作,还嗷嗷叫,看把他们给乐的,赶明儿我也拿个大桨来个与民同乐。
我有点昏,该睡觉了,现在一上陆地就天旋地转,职业病啊!
天佑吾王,感谢国家。”
库克船长没穿越,这个是我杜撰的了啦,我也不知道他日记里写了什么,也查不到资料,查到的也一句带过,索性就自我挥发一下。另外还有人在十五世纪的夏威夷诗歌中发现了有关冲浪的古老赞美诗,而且还记载了某个岛上的五个冲浪好去处,如果这诗歌是写在纸上的话,我们的船长日记只能让位了。
船长死后不到百年,又一批白人来到了夏威夷,跟库克船长不同,他们不是探险航行,而是送神来了。那是1820年4月,美国波士顿喀尔文教派的希蓝宾汉牧师带领14位牧师,踏上了夏威夷的土地,开始传教。遂后其他各个教派,纷纷派出人马,来到岛上抢占山头。这跟冲浪有什么关系吗?当然,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冲浪在夏威夷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甚至等同于信仰,而现在牧师们带来了新的信仰,他们必须否定旧的才能确立新的。于是乎冲浪成了玩物丧志的表现,冲浪文化的黑暗时期降临,海滩进入了寂寞期。
半个世纪过去了,1898年8月12日,美国征服行使夏威夷主权之后,开始大力发展夏威夷旅游业,冲浪这么有历史有文化又high的运动,当然成了推广项目之一。现代冲浪运动也就从此开始了,海滩再次拥抱一波一波的冲浪者。
冲浪的人多了,大家就发现问题了,木头冲浪板又大太重,小孩或者女生想冲浪,这个是个不小的门槛。没关系我们有现代科技,1959年一种轻型冲浪板诞生,玻璃纤维包裹泡沫塑料,打上松脂,更短更轻,人人能玩。
既然玩的人多了就得组织一下,比比赛什么的,才有搞头,1961年美国冲浪协会成立,继续以夏威夷和加州海岸位中心发展冲浪运动。此后冲浪运动风行澳大利亚、日本、南非、巴西及欧洲等地。第一届世界冲浪锦标赛遂后于1962年在澳大利亚的曼利举行,冲浪终于成为了世界性运动。
本次文字考古也该到此结束了,感谢维基白百科,感谢库克船长,我对他的成神之旅很感兴趣,回头研究一下。
itunes上订阅的podcast更是火上浇油,FUEL TV的视频播客看的人血液沸腾头顶冒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登陆itunes store订阅一下,冲浪、滑板、滑雪、越野摩托,都是让人坐不住的运动。
我身在北京家中,无法置身海边,亲自冲进浪里,最多只能用冲浪照片做个背景桌面,用鼠标上网冲浪而已。这可无法平复内心的骚动,既然有网络有电脑,那我就来研究一下冲浪这项运动的历史也不错,算是隔靴搔痒了。
也许很多人认为冲浪和滑板差不多,都是现代新兴的运动,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看看那一块块油光锃亮包裹着玻璃纤维和松脂的冲浪板,绝对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产物。事实却并非如此,冲浪完全称得上是滑板运动的祖先,这个值得再开一篇来讲,这里按下不表。且说冲浪,据考证这项运动已有千年历史,而见诸文字记载也已有200多年了,我们现在见到的冲浪板已经是数个世纪轮回之后的产物,这中间的故事也是曲折离奇。
冲浪起源于波利尼西亚,是当地人的一项古老运动。波利尼西亚的英文Polynesia,是从希腊语而来,poly是众多的意思,而nesi则指岛屿,所以Polynesia的意思就是-好多岛啊!连感叹词都有哦。而波利尼西亚也没有辜负这名字,100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冲浪不在这样的地方起源又能去哪里呢?
古时候,冲浪板是由整块木头雕刻打磨而成,而非现在的化学材料。在当时的部落中,酋长是部落中技术最好的冲浪者,并拥有使用最好木材所造的顶级冲浪板的权利。配合最好的冲浪板的则是最好的海滩,一般民众不准进入的酋长专有领地。“这是我们家海滩,随便冲”, 想象这样跟朋友介绍的时候,还真是有范儿。
这种特权也并非不可动摇,普通民众只要天天冲,月月冲,等到有一天冲成了高手,拥有了独步浪尖的技术,就可以得到晋升获得特权,从而拥有自己的海滩了。换句话说,最好的的海滩,只给最优的冲浪者,算公平。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冲浪对古代的波利尼西亚人多重要,它是权利与威信的象征,是部落信仰的化身,也是维系社会安定团结的手段,原来古代波利尼西亚人就是靠冲浪运动打造和谐社会的,膜拜中。
冲浪运动最早见于文字的记载则要追溯至一位伟大的航海家,注意我说的可不是哥伦布,而是一位18世纪的英国人,库克船长(一看到这个名字我就想到小飞侠彼得潘里的虎克船长),他以三次太平洋探险而闻名,还是精度仪航海测定船位的发明者(虽然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不过听起来挺厉害)及发现治疗坏血病的第一位船长。
同时他也是最早发现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东海岸的英国人,所以为了纪念他,现在新西兰北岛和南岛之间的海峡就被命名为库克海峡。南太平洋中还有一个群岛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库克群岛,他还是最早发现夏威夷岛的欧洲人。这就是生在古时候的好处,交通不发达,科技不先进,出趟海就能发现一个没人知道的地方。现在打开电脑上的google地图看遍全世界都很难找到一个没人发现,没有名字的地方了,不知道该作何感想。反正地球上是没机会了,火星我们还是有希望的,如果没有火星人的话。
话说库克船长第一次航行,发现了青柠和水果能干掉坏血病,晋升为中校。
库克船长第二次航行,首次证实了南极大陆的存在,晋升为上校。
库克船长第三次航行,发现自己成了神,然后升天。
关于第三次航行是这样的,1776年7月12日库克船长再次从英国出发,准备由西向东探索北太平洋,他绕过好望角,经过印度洋,跨过澳大利亚、新西兰,抵达大溪地之后继续向北航行,发现了欧胡岛、库伊岛和尼豪岛,也就是今天的夏威夷群岛(从小地理学的不好,对着世界地图看了好久,有些岛还是没找到,不过这条航海路线是真够可以的,基本是南半球走透透)。库克船长一行是到达夏威夷的第一批白人,他们停留几天之后他们继续北上阿拉斯加,而当他再次返回之日,就是得道成仙之时。
当时正好是北半球的冬季,在风暴、大雾轮番蹂躏之下,船长仍坚持穿越了白令海峡,进入北极区,最终为浮冰所阻只能作罢,遂决定回夏威夷度个假,明年夏天再回来把北极拿下,反正它也跑不了,而冰那时候已经化成水了。
船长的这一决定,使他正式走上了封神之路。1978年1月17日,库克船长的发现号和意志号迎着烈烈海风,在海鸟萦绕环鸣下,缓缓驶入凯阿拉凯夸湾。凯阿拉凯夸湾原文为Kealakekua bay,而Kealakekua 在土著语中正是“神的路径”之意,看,我说什么来着,命运。主宰航行的你以为是船长,其实是大海。
当船长再次踏上夏威夷的土地,命运大爆发了。夏威夷土著们把红布披到了库克船长的身上,把椰子汁涂满了他的全身,并在他的周围,载歌载舞,呜噜噜噜...不,不止这样,土著们还把稀有的猪肉和新鲜的蔬菜,甚至美丽的少女与妇人奉献给船队。我们的库克船长,现在成了他们归来的天神,马卡希基节的主宰神罗诺,只因为他们归来的日子正好是马卡希基节。神也是人,只是没人愿意去了解,或者根本就语言不通,至少对于当地土著与船长之间是这样。一方拼命奉献,好吃的,好喝的,拦都拦不住,另一方也无法解释清楚,所以就这样吧,先委屈一下自己,好吃好喝好享受吧。
死亡把神拉下了天堂。不久一位船员去世,土著们惊觉,会死的可不是神明,而是凡人。既然大家平等了,那我们就不让着了,而且你们明知道自己不是神还不说,太不尊重我们的信仰了,翻脸。我们奉献的东西,都要拿回来,船上我们相中什么就拿什么。这样的日子自然不能持久,2月14日,情人节,双方开战。库克船长在神的港湾,被乱棍打死,升天就位。几天后船队人马疯狂报复,血洗夏威夷,岛民几近灭绝。
好了跑题大作战到此结束,回归冲浪。话说船长死后,留下了记载每日行程的航海日志,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精确的航海信息,当然这不是我们关心的,我们关心的是接下来,人们发现的两页关于冲浪运动的记录,这就是人类关于冲浪运动的最早记载:
“夏威夷水清沙幼,气候宜人,就是浪大了点,妈的,靠岸的时候差点翻船。不过这里的土著挺好玩,都是浪来疯,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抱个没柄的大桨,大的小的歪的斜的,见浪就往里冲。开始我以为是集体自杀,急了,冲他们大喊,我们是和平的使者,不要害怕。后来他们似乎是听懂了我的话,一个个都从浪里钻了出来,有的站在桨上,有的躺在桨上,而且他们似乎很高兴,一个劲在海里翻跟头,做动作,还嗷嗷叫,看把他们给乐的,赶明儿我也拿个大桨来个与民同乐。
我有点昏,该睡觉了,现在一上陆地就天旋地转,职业病啊!
天佑吾王,感谢国家。”
库克船长没穿越,这个是我杜撰的了啦,我也不知道他日记里写了什么,也查不到资料,查到的也一句带过,索性就自我挥发一下。另外还有人在十五世纪的夏威夷诗歌中发现了有关冲浪的古老赞美诗,而且还记载了某个岛上的五个冲浪好去处,如果这诗歌是写在纸上的话,我们的船长日记只能让位了。
船长死后不到百年,又一批白人来到了夏威夷,跟库克船长不同,他们不是探险航行,而是送神来了。那是1820年4月,美国波士顿喀尔文教派的希蓝宾汉牧师带领14位牧师,踏上了夏威夷的土地,开始传教。遂后其他各个教派,纷纷派出人马,来到岛上抢占山头。这跟冲浪有什么关系吗?当然,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冲浪在夏威夷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甚至等同于信仰,而现在牧师们带来了新的信仰,他们必须否定旧的才能确立新的。于是乎冲浪成了玩物丧志的表现,冲浪文化的黑暗时期降临,海滩进入了寂寞期。
半个世纪过去了,1898年8月12日,美国征服行使夏威夷主权之后,开始大力发展夏威夷旅游业,冲浪这么有历史有文化又high的运动,当然成了推广项目之一。现代冲浪运动也就从此开始了,海滩再次拥抱一波一波的冲浪者。
冲浪的人多了,大家就发现问题了,木头冲浪板又大太重,小孩或者女生想冲浪,这个是个不小的门槛。没关系我们有现代科技,1959年一种轻型冲浪板诞生,玻璃纤维包裹泡沫塑料,打上松脂,更短更轻,人人能玩。
既然玩的人多了就得组织一下,比比赛什么的,才有搞头,1961年美国冲浪协会成立,继续以夏威夷和加州海岸位中心发展冲浪运动。此后冲浪运动风行澳大利亚、日本、南非、巴西及欧洲等地。第一届世界冲浪锦标赛遂后于1962年在澳大利亚的曼利举行,冲浪终于成为了世界性运动。
本次文字考古也该到此结束了,感谢维基白百科,感谢库克船长,我对他的成神之旅很感兴趣,回头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