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如何拆书?
以下资料均为网上收集,有的可能融入自己的理解,便于个人学习
1、拆书帮“RIA便签读书法”
R=read阅读 阅读时遇到自己有感触的地方,及时标记
I=interpretation引导促进 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知识,理解知识本身
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 将知识和自己联系起来(经历/经验),这个知识我要怎么去运用
2、怎么拆书?
阅读+理解(书本知识+自己的积累)→逻辑思维导图(挑出重点章节细读)→及时输出(这本书里我获得了什么?可以是感悟、思考和句子摘录,及时与人分享)
3、梳理自己的拆书框架
背景介绍:大众/自己/作者遇到的问题,对整本书的感觉(书籍/内容/作者),并用流畅的语言组织书中的观点;
知识点介绍:摘取书中片段(必要/简化),作者讲了什么?你的理解是什么?有什么优劣?作者怎么解决问题?你有什么启发?
知识点应用:结合自身,用书中观点分析自己/知道的案例(回忆过去的经历or思考将会面临的问题,并且描述清楚;用书中知识点去分析这个问题,并把这个思考过程的心得写出来)
总结和反思:作者观点的优缺点,是否可以优化?对我有什么启发?以后遇到事情,如何用新方式去应对?
拆书,不是简单的复述,而是要提炼书中观点,将其与自身经验发生联系,然后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带来行为上的改变。
拆书怎么开始着手:
这本书有什么特征?作者是谁?内容是什么?哪里出版....这本书在同类的图书中,有哪些不同凡响之处?别人看了你的拆书搞会带来什么收获?解决什么问题?实现什么梦想?
如何用客户场景来描述产品?
- 事件:读者的生活或者工作中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 提问:用提问的方式,引发学习者思考(例如“遇到这类事情,你之前处理效果怎样?是不是没想到什么?....)。
- 影响:其实这件事的影响很大,后果很严重,影响你的领导评价/梦想实现/职场目标/生活质量。
- 解决:这本书提出的思路,可以帮你解决,甚至帮你想像的更好。
拆书的时候需要举书中的例子,但是全书内容太多,你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时候要有针对性,最需要解决的是某一类困惑,那么就针对这个困惑,在书中精选出几个片段。
不同种类书籍怎么拆解: 实用类图书 确定知识片段的方法非常简单,----找建议、找黑体字 下一步准备案例,案例可以找书本上足够清晰、典型、生动的例子,也可以自己准备一两个案例(在你充分理解建议适用的情境后,自己进行加工、联想)(加工案例的过程,就是把作者的案例“翻译”成你的案例)
理论类的书籍: 找出作者的主要结论/总结核心理念,然后在讲解中把它转换为建议 转化需要注意3个步骤: 1,一定要在上下文中理解作者观点,不要断章取义 2充分理解这个作者给出的观点/理念的背景,同时思考自己所处的实际状况与作者的背景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3,对那些处境相同的观点,可以直接应用,给出建议;但是对于处境不同的或者已发生明显变化的观点,你就需要提取观点背后的大原则,然后根据自己的处境给出切合实际的应用性建议
叙事类图书的拆书搞: 叙事类图书(小说、传记、历史等) 1,找人物做得好的地方 2找人物做的不好的地方 3超越人物表现,看原则;从结果、利益的角度来评价;考虑人物的动机 4找冲突。找那些凭借自己的现有经验和知识储备也无法解释的地方。找那些和自己的想法、做法不一样的地方、找那些和大众的想法、做法不一样的地方。
(读叙事类的图书拆解的过程概括的来说:你读到某一段时,心有所感,于是停下来思考,想到之前曾经在其他图书中看到的概念,想到了自己过去的经验。这就相当于给你大脑中已经储备的知识加上了一个案例。另外还有可能,你由这个故事联想到其他事情,然后把这几件事情联系起来,深究其本质,从而得出一个具备广泛意义的观点或者建议)
初入“拆书”,我需要:
1、初步了解什么是“拆书”,阅读《这样读书就够了》;
2、看看别人怎么拆书的;
3、看看第一次拆书是哪本,确定书目,阅读,并尝试拆书;
4、及时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