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乔布斯传》(三)
多点触控方案风险更高,因为不确定能否将其工程化,但是该方案也更机动人心,更有前景。“我们都知道,这就是我们想做的东西。”乔布斯意指触摸屏,“那么,就让我们实现它吧。”这就是他所谓的拿公司一搏的时刻,风险高,但如果成功了,回报也高。
一个周一早晨,乔布斯走到艾夫跟前说:“我昨晚一夜没睡,因为我意识到我就是不喜欢这个设计。”这是自第一台Mac问世后乔布斯最重要的产品,可他就是看不顺眼。艾夫瞬间意识到,乔布斯说的没错,于是很沮丧:“我记得自己当时感到非常尴尬,因为居然要等他来发现这个问题。”
我受到了真正的启示。我们都穿着浴袍,他们为我们制作了土耳其咖啡。教授讲解了这里的咖啡制作方法跟其他地方有多么不同,而我认识到,“那又他妈的能怎么样呢?”即使是在土耳其,又有哪个孩子会在乎什么土耳其咖啡呢?一整天我都在观察伊斯坦布尔的年轻人。他们都在喝世界上其他孩子喝的饮料,他们穿的衣服看起来就像是从GAP买的,他们也都在用手机。他们跟别处的孩子没什么两样。这让我意识到,对于年轻人来说,现在整个世界都是一样的。我们在制造产品时,没有一种东西叫土耳其手机,土耳其的年轻人想要的音乐播放器,也不会跟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年轻人想要的不一样。我们现在就是同一个世界。
当我问到放弃他亲手创建的公司的控制权感觉如何时,他的语气充满留恋,开始使用过去时。“我有过很幸运的事业,有过很幸运的人生。”他回答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一切。”
当我在人生尽头的时候,回头看自己的人生,是不是也能做到这样呢?觉得自己有很幸运的事业,很幸运的人生?
乔布斯的极致还表现在他的专注力上。他会设定优先级,把他激光般的注意力对准目标,并把分散精力的事情都过滤掉。他把这种专注的能力和对简洁的热爱归功于他的禅修。禅修增强了他对直觉的信赖,教他如何过滤掉任何分散精力或不必要的事情,在他身上培养出了一种基于至简主义的审美观。
乔布斯说:“像 IBM 或微软这样的公司为什么会衰落,我有我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公司 干得很好,它们进行创新,成为或接近成为某个领域的垄断者,然后产品的质量就变得 不那么重要了。这些公司开始重视优秀的销售人员,因为是他们在推动销售,改写了收 入数字,而不是产品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因此销售人员最后成为公司的经营者。IBM的约翰是聪明、善辩、非常棒的销售人员,但是对产品一无所知。做销售的人经营公司,做产品的人就不再那么重要,其中很多人就失去了创造的激情。
我讨厌一种人,他们把自己称为“企业家”,实际上真正想做的却是创建一家企业,然后把它卖掉或上市,他们就可以将其变现,一走了之。他们不愿意费力气打造一家真正的公司,而这正是商业领域里最艰难的工作。只有做到这一点你才能真正有所贡献,才能为前人留下的遗产添砖加瓦。你要打造一家再过一两代人仍然屹立不倒的公司。那就是迪士尼等人所做的。他们创造了传世的公司,而不仅仅是赚了钱。这正是我对苹果的期望。
我不认为我对别人很苛刻,但如果谁把什么事搞砸了,我会当面跟他说。诚实是我的责任。我知道我在说什么,而且事实证明通常我是对的。我们相互间诚实到残酷的地步,任何人都可以跟我,他们认为我就是一堆狗屎,我也可以这样说他们。这就是我们的规矩:你得超级诚实。也许有更好的方式,像个绅士俱乐部一样,大家都戴着领带,说着上等人的敬语,满嘴华丽委婉的词汇,但是我对此不太在行,因为我是来自加州的中产阶级。
我们很多人都想回馈社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再添一笔。我们只能用这种大多数人都掌握的方式去表达——因为我们不会写歌或戏剧。我们试图用我们仅有的天分去表达我们深层的感受,去表达我们对前人所有贡献的感激,去为历史长河加上一点儿什么。那就是推动我的力量。
致疯狂的人:
致疯狂的人。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驯。他们惹是生非。他们格格不入。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你可以认同他们,反对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了寻常事物。他们推动人类向前迈进。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这是对乔布斯最好的总结吧。